雕栏玉砌应犹在(156)

作者:杉杉是棵树 阅读记录

三皇子的小名叫蛮蛮,这是他父亲给起的。他跟弟弟,从来就没有过小名,就是瑜哥儿瑞哥儿的叫着。付景瑜承认,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嫉妒,他嫉妒得发狂。

静妃,他见过。这女人才比他大了四岁,漂亮极了,而且极会说话。晋国公曾经说过,这女人,精明得可以,他外祖父跟他绑在一起,都不是她的对手。

付景瑜清楚,她是前朝的公主,在她生下三皇子的那一天起,他们就自然而然地分站在两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只有他的父亲,还单纯的希望他们能够平和的共同生活下去,可能吗?静妃进了这后宫的目的,不就是把前朝的血脉混进来吗。他的父亲,怎么能够如此相信一个女人。

自古以来,太子就是一个危险的职位,付景瑜已经战战兢兢地坐了十几年,有时候,他会偷偷地想,他到底还要当多久的太子,二十年还是三十年?到时候,是不是三皇子身后的势力,早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他。那时,他又该如何是好。

付景瑜觉得,他这个太子职位,并不是因为他能做,而是因为,他占着嫡长子这个位置,他父亲不得不让他做罢了。他的父亲,用太子这个位置,给静妃换来了多少好处。

付少成生病那几次,付景瑜的内心是矛盾的。那是他从小敬重的父亲,他自然希望他没事,可是,他又清楚的知道,如果父亲过世了,那么他也就不用如此诚惶诚恐地活着。

他代理过朝政,知道那种手握至高无上权力的滋味,让人心醉。从他册立太子的那一天起,付景瑜就知道,他太喜欢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了。

付少成是个好皇帝,这么多年,兵权全部收回自己手中,不骄不躁,就那么一点一点的,不急不缓,让人挑不出任何错处。政事上也是如此,收故土、开边贸、重农事、兴商贸,御史台都说不出什么。付景瑜知道,他父亲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御史台说不出话来。他日日宿在承恩殿,后宫除了他娘跟静妃,一个女人都没有。

朝臣们也不是傻子,近年来,付景瑜已经感觉他们心里的天平,开始慢慢倾向于三皇子那边。是啊,设身处地,如果他是朝臣,他也会犹豫一下。他今年已经二十多岁了,父亲也才四十出头,父壮子成,天家大忌。他的父亲,对他,也渐渐起了猜忌吧。

他身边亲信都劝他,劝他要忍。在他们眼里,三皇子迟早是要反的。可是,只有等他顺利继位,他才能名正言顺的打压三皇子,不然,落在他父亲眼里,就是不恤手足。可是,三皇子哪里算他的手足,他的母亲,抢了自己的父亲,说是仇人都不为过。他父亲又凭什么来要求他善待三皇子。

付景瑜清楚,如果他早早有一个儿子,魏国公跟晋国公就会上书立太孙,这样他的地位就彻底稳住了,只是可惜,他没有。他也不敢往宫里添人,他知道,这个太孙,必须得是他跟太子妃的孩子,要跟他一样,既嫡又长才可以。如果他敢立一个和别的女人生的儿子做太孙,静妃那儿估计绝对会利用这点把他拽下来,让三皇子坐上去。

过了年,跟父亲分庭抗礼的北朝皇帝的嫡子过来游学,结果,父亲却派了三皇子过去迎接,付景瑜听到这个消息,全身都是凉的,他竟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今日,父亲又在朝会上如此说话,付景瑜觉得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他被逼到了角落里,无处可逃。

深夜的东宫,安静极了,只有烛火偶尔爆出的声音。付景瑜用手蒙住脸,无声无息地哭了。他想起来那个道士说的话,五年,一点没错。付景琋从凉州回来,就应该要定亲了吧,父亲会把谁家女儿许配给他,陆家,还是范家,或者许家?不管是谁家,付景瑜都知道,付景琋的皇子妃,绝对家世显赫。

付景瑜又想起了许复,那个总爱板着脸的世家小姑娘。前些日子,在长春节,他见过她一回,虽然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却仍旧是一副小姑娘的样子,单纯又天真。她一定过得很好,付景瑜想,或许,他从来就不是一个良配。

太子妃深夜醒来,发现身边的人没有在,她起身批了衣裳,没有让宫女跟着,自己一个人出了内室。

大殿内,只有点点烛火,以及坐在那儿发呆的男人。谢芳华只是站在那儿,静静地看着他。这么多年了,她跟他即便是在肌肤相亲的时候,都觉得两个人之间隔得很远很远。她曾经一度怀疑付景瑜心里又别的女人,后来却又发现他的心里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她曾经试图用自己的温柔去填满他的空虚,却发现仿若无底洞一般,久而久之,她累了,她放弃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