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行(327)

这些心路历程凤笙没和魏王说,只是默默地沉淀着。

果然她所猜没有错,临近年关之际,建平帝提出在户部设一个通海清吏司,主持大周对外的海上贸易事宜。

刚好魏王这个没归属的郎中,可以挪去暂用。

最近户部本就在忙着这件事,大周缺粮,缺到季忠年已经不顾国之体面,拿到台面上去说,之前从海外弄到的那批粮,恰恰开拓了户部许多官员的思路。

为了这事,户部和其他几部没少打官司,看似是户部的事,实则方方面面牵扯太多。再加上没有个专门主事的,以至于做事不出效率,下面也乱成一盘散沙,进展自然不如意。

如今见建平帝突然下了这步棋,凤笙才明白估计擢升季忠年为首辅,是早就决定下来的事,就算没有魏王的插足,季忠年也能当上这个首辅。

无他,此事是他一力推行。

凡是某个国策施行,后面必有为其付出无数辛劳的官员,而内阁之中也必然需要它的声音,这项国策才可以畅行无阻地施行。

海上贸易获利巨大,这是哪怕凤笙一个后宅妇人都知晓的事,建平帝估计早就动了这个心思,借由户部为缺粮事宜而呐喊,不过是个引子。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魏王就是这股东风,看来魏王在京中不会久留,大抵又要往沿海去了。

*

凤笙这一次又猜对了。

此事沸沸扬扬掀起无数争议,终于在开年后确定了章程。魏王领圣命前往沿海一带,名为主持通商购粮一事,实际上都知道他去干什么。

夫妻二人再度面临分离,这次一去就不像上次去山西赈灾了,赈灾左不过就是一两年,可这件事却不知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不过这次魏王说了,他打算等过去后稳定了,就接了凤笙和两个孩子同去,总不至于就这么一直分开着。

因为有这个承诺在,凤笙心里好想了不少,也不再惦记他什么时候才能归,而是算着他还需要多久才能接自己去。

如是春去夏来,又到了一年的盛夏。

凤笙的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每天除了府里各项琐事,偶尔还会去书院逛一逛,当然宫里那边也是隔三差五就去的。而随着玹哥儿已经开始会走会跑,她又开始了新的烦恼。

当年珒哥儿已经够皮了,简直就是行走的小霸王,如今玹哥儿也不予多让,凤笙不禁感叹为何她当年没有生个女儿。

如果是个女儿,现在定是乖巧可爱的,也不会像玹哥儿一样每天都脏得像泥猴儿。

倒是丽皇贵妃觉得男孩子这样才好,精力充足的孩子身体才康健。大抵是见过了宫里那些病怏怏的孩子,丽皇贵妃对孩子的首要关注就是康健。

转念想想,这种想法其实没错,有一个康健的身子才敢去说以后孩子成不成才,如果连康健的身子都没有了,成才还重要吗?

就在凤笙悠闲地过自己日子的同时,她也感觉到一丝气氛的异常。

由于她是妇人,朝堂乃至男人才能参加的筵宴,她通常都是去不了,以至于错过了许多酝酿着机锋的场面。她之所以会感觉到气氛不对,是出自魏王府私下搜罗的各处消息。

这些消息很琐碎,也没有明确的指向,却让人感觉出一些不同寻常。凤笙也说不清道不明,只是一种莫名的感觉,她倒也和左奕聊了好几次,非但没聊出个所以然来,反而无端制造紧张气氛。

凤笙也觉得自己是想多了,可她很快就没功夫去想这件事了,因为她有孕了。

这次有孕完全出乎凤笙的意料,魏王走了两个月不到,也就是说她在魏王走前怀上的。

可她中间却来过一次月事,因此她根本没把两件事联系起来,还是天气炎热,她又苦夏了,太医来请脉才发现。

她不好和太医明言,就让桃枝去问太医。

桃枝请了太医去一旁说话,不多时她回来了,附在凤笙耳边说了几句。

原来太医说这种事并不稀奇,也有妇人有孕起初的头一两个月来月事的,这其实不是月事,也不是胎像不稳,属正常情况。

听了这话,凤笙终于放下心来,也总算找到自己心情异常的原因,原来都是因为怀上了。她之前生过两个,清楚怀孕期间的妇人偶尔会胡思乱想。

本来太医要给凤笙开治疗苦夏的药方,因她现在有了身子,只能略过不提,让她平日里多吃些瓜果蔬菜,尽量多吃一些想吃的,胎儿需要充足的营养。

消息传到宫里,丽皇贵妃甚是欢喜,听说凤笙苦夏,又把宫里新贡上来的新鲜瓜果各赏了一篓送到魏王府。

珒哥儿听说娘怀小妹妹了,回来对着凤笙的肚子研究了半天,最后给了个挺丧气的结论,说不定还是个小弟弟。

假面的盛宴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