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身后(104)

作者:陈之遥 阅读记录

随清不禁笑起来,心里替吴惟高兴,面子上却只是回复:“什么时候再办酒?这一次红包可不可以不收啊?”

“哪有?”吴惟立时否认,“还没谱呢,你别乱说。”

“还说我乱说,”随清继续嘲她,“你现在立刻去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表情。”

“我表情怎么了?”吴惟反问。

整个人恍若发着光,随清看得到,却不知该如何形容。她忽然想起从前,吴惟似乎也曾这样问过她。原以为是此人的八卦雷达特别灵敏,如今真亲眼看见,才知道有些事真是藏不住的。回想起来,又有些难以置信,她自己也曾有过那样的时刻。

第51章 时间

Take your time,随清一直记着这句话。她没跟魏大雷再通电话,只是用这些时间继续工作,跑步,吃药,继续读着曾晨的IPSN记录。

虽然在国内开业已经十年之久,梁之瀛博士还是遵循着美国的规矩,治疗规划得十分清晰,目的鲜明。在他手中,极少会有十二节以上的咨询。按照他的说法,心理咨询都是为了解决既定的问题来的,六节以上的治疗就已经是长程了。如果不涉及人格重建,根本不需要超过十二节的长度。太过漫长的时间线,对大多数咨客来说,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情感上,都不公平。

只有很少一些咨客在完成一次治疗之后,又回到他这里。而曾晨就是梁博士所说的那些少数之一。第一次十二节的咨询结束之后,过了大约三年,有关他的记录又开始了。

随清看着那条文档标注的日期,发现自己仍旧清楚地记得那一年发生的事。

那时,BLU才刚完成了纵联交给他们的第一项工程,那是一个大体量的商业项目。也正是因为那个项目,曾晨在国内渐渐有了名气。而且,那一年的建筑设计市场也尚未走入萧条,各种委托与邀标都多起来。他们招了人,添了设备,扩大了办公区域,甚至还有新的合伙人加入。总之,一切都在走上正轨。

她不知道是什么驱使曾晨又开始新一轮的心理咨询。

记录中这样写道——

“药?”梁博士问。

“还在吃。”他回答。

“女朋友呢?”

“也还在一起。”

“那很好,每个人都需要一些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是,感觉被这个世界捞了起来。”他笑,顿了顿又说,“可有时候却又觉得自己只是在扮演一个角色。”

“什么角色?”

“她心目中的样子。”

“你告诉她了吗?”

“……”他沉默,而后答非所问,“有时候又会想起路易斯康,七十三岁,有三个家庭,还有一家负债五十万美金的建筑事务所,最后猝死在长途汽车站,护照上的名字已经涂掉,终于没人知道他是谁。”

“为什么会想到那些?”

“不知道,就是想到了……”他停了许久,“觉得是个很好的死法。”

果然,没有人真正了解另一个人。

随清又记起那段日子,这一次却可以捕捉到许多不同的片段,比如他工作到半夜,突然又开车出去,看一眼那个他们正在调研中的地块。或者是从北美飞回来,航班延误,凌晨三点降落,还要从机场直接去办公室。

那段忙碌的日子,在她眼中曾经是美好的时光。那时,他们已经公开了恋人的关系。最初的意外过后,旁观者也都习以为常,只有她和他仍旧像在热恋中,天天在一起。

当然,她有时也会觉得很累,写方案,画图,合模型,跑打印店,参加各种会议。开完会拿到反馈,回到工作台前,再从头来过。等到一切既定,工地上一个电话,赶往现场,又是各种问题。等到项目终于结束,短暂的庆祝之后,下一个项目开始,便又是另一个轮回。

但她的工作都是他安排好的,只需要跟着他的节奏,一切就不会有错,当时的她总是这样想。当时的她相信,他不会犯错。

但此刻的她却不禁想起丁艾日记里的那句话——

他们会觉得我好,直到我犯错的那一天。

那一年,她极其努力,只为了跟上他的节奏,得到他的肯定。但她从来不曾想到,他竟也在做同样的事,怀着相似的想法。他极其努力,只为了成为她心目中的样子。

她忽然觉得,丁艾到底还是安慰她了,曾经对她的那些指责并非只是断章取义。就算是她,在看到这些记录的时候,也想那样骂自己。她以为的爱,崇拜,支持和鼓励,其实是与压力一起来的。他承受了一切,却从未在她面前表露。她不能不想到一种可能,如果他们之间没有恋人关系,也许还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彼此。

上一篇:影帝的老婆总上热搜 下一篇:春藤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