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身后(25)

作者:陈之遥 阅读记录

随清记得,自己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这个方案,但作者是谁,她却不曾留意。不是觉得不好,只是缺少现实感,不像是可以被实现的蓝图,而更像是一个微观的乌托邦。倒不是说造价太高,或者工艺复杂,而是因为时下的旧区改造都不是这么做的。如果建筑本身没有保留的价值,就会被整体拆除。如果有保留的价值,就是居民全部迁出,住宅改商用,曾经存在了一百年的某某里、某某邨,也许作为一个建筑实体还在原处,但其内核已经完全变了,成为城市中心又一个主题乐园,仅供游客出入,与土著再无关系。

而时空旅人这样的方案,显然两种情况都用不上。她不禁觉得,台上的这位优秀校友作为建筑师是有几分理想主义的,她钦佩他的勇气。

演讲很快结束,自然还有问答环节。下面已经有学生举手,主持人话筒也递了出去,演讲者却说:“我这人临场发挥不好,有什么问题请写email给我,我会尽量回复。”

在场的其他人多少有些尴尬失望,甚至觉得此人高傲而敷衍。随清却在想,怎么会有这么体贴的做法?

她想问的问题无非就是那一个——我应该坚持下去吗?但若是在这样的场合说出来,不管是问还是答都只能是泛泛的几句话。

而现在,她可以在信中告诉他,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如何成长起来,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一种热爱。就比如,名士公寓的故事。

于是,她记下他的电邮地址,给他写了一封信。那封信很长,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其实根本就不是为了问一个问题,而是为她自己写的。写完之后发出去,她就存心忘了这回事,对“尽量回复”四个字并没抱多大的希望。

差不多过了一个月,当她看到新邮件提示,几乎不敢相信他真的回复了。而在读完他的回信之前,她也不相信他真的读了她写的每一个字,认认真真地读了,又认认真真地写了一样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一封信。

信的最后,有句话她一直记着——“仅仅热爱是不够的,你必须承受随之而来的一切的痛苦。”

第12章 合伙人

快进,暂停,播放,梦境继续。

曾晨向她求婚,也是在一个雨夜里。随清记得自己坐在床沿,他单膝跪在她面前,是从来没有过的郑重。身后的落地窗宛如一道水幕,就好像世界已不复存在,只剩下眼前包裹着他们的这个小小的气泡。

“生两个孩子。”她看着他笑,这样提要求。

“生两个孩子。”他点头。

“做最好的父母。”她补充。

“做最好的父母。”他又点头。

她眼泪流下来,只觉人生圆满了。

但仅是下一秒,梦境便停在这一切安好的时刻。随清骤然醒来,整个胸口都是痛的。与平常一样,床头的夜光时钟显示凌晨三点半。窗帘的缝隙间透进室外的微光,是路灯和周围建筑的泛光照明,总之不是月亮。

随清没有开灯起来,却也不敢再闭眼。但黑暗中的天花板就像是一幅幕布,一个个过去的场景还是不断地在她眼前出现。

在他们工作的间歇,曾晨会过来抱她一会儿,静静地什么也不说,只是拥抱。

出事的前几天,他出差去B市,住在宾馆里,临睡前总会在视频里对她说:“让我看看你。”

那时,他们已经在计划结婚的事。几个月前,他甚至建议停了措施,开始备孕。又或者,那是她的提议?床上激情中的对话,她自然是记不太清的。

……

随清忽然惶惑,就像吴惟说的,爱或者不爱是可以感觉到的。而面对曾晨,直到他离去,她从来没有怀疑过他对她的感情。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她至今不去深想丁艾说的那些话,只怕细究之下,颠覆了所有的回忆。哪怕那只是一些她不敢重温的回忆,她还是不舍得。

水波平静,处处暗礁。而她,宁愿放弃发现水下暗礁的机会。

时至今日,她一把年纪,一事无成,母亲对她的期待已经全部被她辜负了。

时至今日,斯人已去,他对她的承诺也全都破碎了。

唯一不变的似乎只剩下那座奇异的三棱柱形的公寓,她再次看到它,在脑中描摹出整幅平面图的时候,还是会像最初那般战栗,还是会由衷地赞叹,好神奇。

虽然脑中还是棉絮般的一片,随清自知不可能再入睡,索性起身工作。

打开笔记本电脑,其中与BLU有关的项目资料大多已经移除,只剩下G南登山基地这一个文件夹。她点开,看见一个文档,觉得名称陌生,许久才想起来,就是魏大雷获选BLU基金的那篇报告——《G南藏区建筑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上一篇:影帝的老婆总上热搜 下一篇:春藤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