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身后(86)

作者:陈之遥 阅读记录

他也笑了。这么多天里的第一次。

我说:真想回到小时候,像小孩儿那样就好了。

但他想了想说,我不敢。

不敢什么?我问。

他回答,不敢回到小时候。

为什么?我又问。

他说:长大太难了。

……

第一百一十五天

他恢复得很好,已经开始画图,写方案,好像又回到了从前的样子。

我们每天出去散步,今天甚至远足了一次。

但睡眠又减少了,我怀疑他昨天晚上根本就没有睡过。他开始不承认,后来安慰我说,只是想要赶上落下的进度,不是因为失眠。

是的,他反过来安慰我了。

……

第42章 杏仁核

那一年的日记就此终止,时间又推进到七个月之后。

那时,已是第二年的四月份,丁艾写道:

第一天

他打电话告诉我,又开始了。但这一次,他有了更好的准备,完成了手上的任务,请了假,安排好学校里和工作上的一切,而且已经住进一家治疗机构。他对我说不用担心,甚至婉转地说了再见,就像这是我们之间最后一次通电话一样。

挂断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整个人都是懵的。去年的事,实在不敢再经历一遍。但我还是去了,因为我也不能想象让他一个人经历这一切。

……

第二天

我做对了。我给医生带去了去年写下的那些记录,虽然潦草简单,但医生看了之后认为很有价值,开始考虑他不是单纯的抑郁症,而是bipolar,双相情感障碍。

这也就意味着之前的用药全都错了,那些针对抑郁症的药物导致他在两种极端状态之间的循环加快,症状更重。医生打比方说,就好像升得越高,就落得越深,燃烧时越灿烂,熄灭后的灰烬就越暗淡。

但这也是个好消息,至少确诊了。我这么对他说,也一直这么告诉自己。

而且,我总算觉得自己为他做了些什么,而不是被拦在一堵高墙之外徒劳地打转。

这份记录,我会一直记下去的。

……

第十五天

每两周去机构看他一次。他看上去已经渐渐好起来,读书,运动,吃药,一切都能自理。跟我说话的时候,情绪也很平静。

但医生告诉我,就在我来之前的几天,他的状况还很不好。我觉得,是他学会了隐藏。他是很聪明的,从小就这样,我们都跟不上的他的思路,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要是他想做的事情,总是能够做到。这些病症,他当然也能藏起来,只要他想。

临走之前,我问医生,他到底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医生答得很含糊,只说双相患者大多是内源性的,也就是说他们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天生就有不平衡的倾向 。但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学因素也可以共存。如果病人原本性格相对稳定,思维正常,那突然起病也许就是因为一些外界的刺激,可以是重大事件,比如死亡,失业,感情关系破裂,也可能是长期的压力。

每一句话都有“也许”或者“可能”。

这段时间,我看了许多这方面的书。如果说医学对人体其他脏器的了解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但对大脑,尤其是对情绪,还停留在石器时代。哪怕是西医,也只能靠望闻问切。

……

第二十九天

去接他出院了。

回家的时候,开车经过那个社区中心,又看到小孩子在里面学网球。我们停下来看了一会儿。

就是在那里,他说他知道自己远未痊愈,而且可能永远都不会真正好起来了。他可以感觉得到,症状只是控制住了一部分,但其实都还在那里,等待着下一个出没的时机。

我也看得出他跟上一次恢复之后完全不同,对自己的病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有些事他在住院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

果然,他对我说,他恐怕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安全感去经营一份感情。他说对不起。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一直看着场地上练习的孩子们,好不容易才笑出来,跟他开了个玩笑。

我说你算了吧,你其实就是不喜欢我,要是真爱上一个人,哪里想得到那么多?我说我也看了不少心理方面的书,人恋爱的时候,负责理性思考的大脑皮层以及负责负面情绪的杏仁核都关机不工作了,全都是下丘脑在反应。

他听得笑起来,但再也没说什么。

……

那天早晨,随清看完了所有的日记,哭过,也笑过。而后,她换了衣服,去外面跑了六公里,直到精疲力尽,再回来淋浴更衣,像以往一样去清营造上班。

走进办公室,上午的第一个视频会议已经在等着她,她坐下来,接通进去。会议有关施工图会审,她认真做着每一件设计方应该做的事,陈述,提问,解答。

上一篇:影帝的老婆总上热搜 下一篇:春藤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