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在反复重生的美食世界+番外(51)

作者:明月长生 阅读记录

这是在说——

易风徊?

老易既然和他很熟,为什么要装不太认识?

孟明月诚心诚意,将刚才的唇语大大方方地说一遍:“没请教,这位老师是哪一位前辈?”

孟明月这些年被锻炼出来的最大优点就是脸长、皮厚,多尴尬的场面都能当做完全不尴尬。

要不然哪里经得起,二次元微博上的常年腥风血雨?

那男人还没有答话,老易插口介绍:“这位是春雨楼饮食集团这一代的掌舵人。也是云罗宴唯一传人蔡汐蔡总。”

清绝悠远的古筝与洞箫合奏配乐响起,如霜满月。

江辰的画外音,带着诗意的缠绵美感娓娓讲诉:

如果说王朝集团和祁家菜是帝都最叱咤风云的知名饮食集团。

那么春雨楼就是以精致著称的南方菜的代表。

早在二三十年代的旧华国,春雨楼就已经名动十里洋场。

春雨楼发源于清朝光绪年,它由一家卖甜汤的甜汤铺起家。

春雨楼的掌柜娘子,十年来,天天风里雨里,卖甜汤如一日,供自己的相公念书。

十年后,他终于高中榜眼,但此时他的娘子已经积劳成疾,下世了。

如今“春雨楼”上高挂着的金红匾额上,那三个大气磅礴的榜书,就是当日的榜眼公亲笔提匾,亲自定名。

春雨楼的名字,取自李商隐的《春雨》一诗,它寄托蔡榜眼对夫人永远的怀念。

后来他没有再做官,接手娘子的甜水铺,将思念和感激都寄托在这日日的汤汤水水中。

榜眼公从此潜心钻研厨艺,云罗宴就是他古法还原江南名肴,加以自家的灵思巧手开创的江南著名宴席。

云罗宴也是他给娘子谱写的,世世代代相传的情书。

这样才情纵横的人物,无论做什么事,当然都要做到最好。

他是文人才子,能诗擅画,文人菜最讲究的就是菜品的意蕴和意境。

春雨楼的云罗宴,以水墨丹青意境入菜,赋予诗心词魄,吃的已经不单单是口味,而是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华国古典文化。

当清廷风雨飘摇,终于在新世界的炮火声中覆灭。

春雨楼依然屹立不倒,名震魔都。

春雨楼的后人,自榜眼之后,代代都有留洋海外的博学之士。

他们萃取中西方美食文化的精华,将中西方文化双剑合璧,开创出饮食行业的一代传奇。

春雨楼美食集团下属的三十多家分店里,既有淮海路上最出名的正宗法式西餐厅,却也有最传统淮阳菜系的高档食府,甚至还有自清朝传下来的特色甜汤店铺……

云罗宴更是蔡家的不传之秘,每一代都只挑家族中,最有天赋的男子秘密传授。

筝曲与洞箫声交织,冰玉相击地乐曲声中,一段春雨楼传奇被江辰讲得缠绵悱恻,动人之极。

节目的后期,还会加拍由出色演员扮演的榜眼和春雨楼的掌柜娘子,演出春雨楼的起源传奇。加上从前的资料片,和云罗宴风流别致的菜品影像。

这一期的节目实实在在下了许多的功夫。

孟明月诚诚恳恳地致歉:“蔡老师对不住,刚刚的确是我太随意了。我每次去申城的时候,总是会去春雨楼品尝一下道地的淮扬菜。云罗宴我也早已久仰大名,只是还没有机会见识。”

她说得特别真诚。

她原本就从骨子里热爱美食。

做明星的,为了控制形体,为了上镜,比普通爱美的姑娘更加千万倍地克制自己。

正是因为这种克制,她骨子里的吃货魂反而燃烧的更烈。对美食的爱越发炽热。

到她认识长生以后,尤其是这些天,真正的脚踏实地地学习厨艺之道之后。

她更深深的明白,要将这些平平凡凡的食材,做得滋味万千,是多么的不容易。

一道美轮美奂的菜品包含了,厨者多少的心思!

要想成为出色的厨者,也必然是从早到晚,日日浸淫在厨艺的世界,不惜为此献上自己的一生。

就像她对演戏的热爱和执着,每一分能力的寸进,都来自时时刻刻的苦练和自我鞭策。

她尊敬认真努力的人,因为她自己一直就是。

要想真正的做出传世之作,势必要付出常人不能想象的努力。

只有日复一日艰苦卓绝的不断练习,才能精益求精。

这也是她为什么对长生的感觉那样特别。

因为骨子里他们是一样的人。

认真、执着、永不气馁,把每一次的演戏(做菜)都当做是自己全力拼搏的舞台,只想做得更好一点,再好一点!

听出孟明月的真诚,蔡汐的脸色总算好看了许多。

当他的目光重新转向易风徊时,他的脸色又变得难看吓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