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132)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刚才前面就说了,患者之前就接受过治疗,可我也没想到问一下或者看一下患者之前的治疗情况。”

罗亚辉和庞志波轻声交流着。

“我也忽视了,不过我知道云珩拿出这个病案,肯定不会那么简单,就是想来想去,都没想明白究竟是哪儿不对,原来是之前的治疗。”

“是呀,热入血室,错用调补气血的药物,这是比较常犯的错误,可我们竟然没想到问一下。”

罗亚辉点着头。

“这个病案很不错呀。

朱森强等几位专家也在交流着。

之前云珩讲的那个病案就很不错,现在这个病案更是不错,都能从实际上说明问题。

“患者从各方面来看都符合热入血室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医生可能都已经果断的下了结论了,就是热入血室。”

岳少江低下了头。

“可我们继续看,患者在之前有过治疗用过调补气血的药物,这个点是很关键的。”

云珩继续讲着:“望、闻、问、切,每一诊都很关键,有时候我们觉的微不足道的一个细节,或许就能发现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问一下患者的既往病史,查看一下患者之前的诊疗记录,结果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李中梓的《内经知要》里面有说,脉者,血之征兆也,病态万殊,尽欲以三指测其变化,非天下之至巧者,孰能与于斯?”

云珩缓缓道:“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脉诊虽然能够探查气血的征兆归经、病态,然而病态万千,变化多端,仅仅以三根手指诊脉判断其变化,又岂是那么容易的,放眼全国,能有这个水平的又有几个人?”

“所以说,想要脉诊无误,必须以四诊合参,相互佐证,互相印证,望色为先,耳占鼻嗅,口给以身,然后指切其脉.......”

“自古就有以脉困医之说,其实何止以脉困医,四诊单独辩证,本就是不符合中医纲常要领的,获取到不准确不全面的信息,那么辩证必然出错,辩证出错,用药则不是救人,而是害人了。”

说着,大屏幕上的画面再次变化,又出现了新的病案。

第630章 中医四诊(下)

“癫痫!”

看着大屏幕上患者的资料,示教室的一群青年医生都有些凝重。

患者女性,癫痫......

这个病症是西亚医院有了床位之后,西亚医院这边收治的第一位住院患者,患者在西亚医院住院治疗二十天后,就已经出院回家了,回家之后定期前来复诊,癫痫发作的情况已经越来越轻。

当时云珩收治患者的时候,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基本上达到了一天一次甚至一天两次的情况,出院后西亚医院这边电话随访,患者也定期复诊,截至上一次复诊,患者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发作了

这个病症,以当时云珩的那个水平,其实都算是比较棘手的病症了,当时云珩之所以能拿下这个患者,靠的就是细心。

前面讲了两个失误病案,所以第三个病案就是要证明四诊合参的重要性和中医辨证的重要性,所以云珩把这个病案选了进来。

患者体态丰腴,进门的时候没怎么说话,不过当时云珩就听到了患者的喉咙之中有痰。

经期推迟,四五天干净,量越来越少,而且经期特别疼。

舌质淡胖,苔白腻。

屏幕上出现患者症状个描述的时候,台下的所有人都看的非常认真。

癫痫这个病症,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治疗起来都是比较麻烦的,如果发现的早,年龄小,治愈的希望还是挺大的,年龄越大,治愈的希望也就越差。

而且癫痫也分很多情况的。

这样的病症,无论是在场哪一位青年医生遇到都会觉的相当棘手。

从大屏幕上展现出来的情况来看,患者进门之后,医生望、闻、切,然后又仔细的询问。

从大小便情况,了解到患者有着十多年的慢性泄泻,十年前患者生过孩子之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引发了菌痢腹泻,然后由此判断这个癫痫是由患者的长期腹泻造成的。

然后结合脉证诊断为脾虚痰盛,具体病因正是因为患者长期泄泻耗伤脾气,导致运化失职,脾气耗损,运化失职,从而痰越来越多,壅塞经脉,内阻冲任......

“大家看这个病案。”

云珩详细的分析:“患者体态丰盈,喉咙有痰,表现出脾虚痰盛之像,脉滑在中医临床上除了见于妊娠期孕妇之外,也多见于痰阻、积食和实热等病症。”

“结合脉证,然后又结合患者长期泄泻病史,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

“任何的病症,无论病情多么复杂,都离不开中医的八纲辨证,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了解机体在致病原因和条件作用下,机体与环境之间,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明确了某一证候,即是对疾病发展阶段中的病因、病位、邪正斗争的强弱、阴阳的偏盛偏衰等病理情况的影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