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179)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杨教授道:“平常的话也不要再谈论学习方面的事情了,他这个高考失利,和心理素质不过关也有很大影响。”

“孩子的学习还是没问题的,也聪明,就是心理素质差,屡屡发挥失常。”

这话患者的父母就喜欢听。

“杨教授说的,我们也注意到了。”

心理素质比较差,这话自然也不算什么好话,也是缺点,可相对于孩子成绩差,人笨,学习不行,那就不一样了。

患者的父母是高校老师,也好面子,自己的孩子都学习差,还怎么教别人?

所以他们也是认可自己的孩子学习没问题,就是发挥失常,这样给人的安慰要大一些。

其实实事求是的讲,这也是现在不少人本末倒置的原因,相对于学习成绩,其实心理素质要更重要一些,学习差,可以努力,可以想办法弥补,心理素质差,造成的后果就很严重了。

轻一些的承受不住挫折,发挥失常,稍微严重一些的,像眼前这位,想不开都精神病了,严重的,可能跳楼跳河轻生。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教育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和心理方面的关注真的是太少了,只注意了孩子的成绩提升,忽视了其他方面。

“杨教授,孩子现在这样子,带出去逛,会不会太操心?”

孩子的父亲道:“而且这样子也不好带出门呀。”

“啧......”

杨教授皱了皱眉,这个......

第665章 酒疗

有什么说什么,话疗的话,不是,心理治疗的话,最起码要能和患者进行沟通,只有交流,才有可能引导。要是都没办法交流,再高明的心理医生都无计可施。

杨旭明杨教授的水平还是可以的,也看出了不少问题。

而且杨旭明说的方法也不是不对,带出去玩一玩,逛一逛,散散心,压力没了,思想包袱去掉了,人也就能好很多。

可这个是建立在患者还没有完全神志蒙蔽的基础上,人最起码要有一定的清醒和理智。

这会儿患者坐在边上,嘴里面神神叨叨的,杨教授等人说话,患者都没听进去,这样子拉出去散心有什么意义?

再高明的医生,开了方子,患者不吃药,或者吃了就吐,病也是治不好的。

“我也只是心理方面懂一些,看出一些问题,给你们一些建议和提醒,具体的肯定还要相关方面的医生来看了。”

杨教授有点尴尬了。

这次杨教授是被患者的叔叔请过来的,要是云珩和徐波没来,看过之后,杨教授也是这么一番建议。

只是刚才招呼云珩的时候,杨教授是打算装个比的,这现在却有点没装完。

说的再有理,病给人家看不好,那也是白搭。

“这位方医生应该是专门的精神方面的医生吧?”

杨教授问云珩。

“不算是。”

云珩实话实说。

杨教授:“......”

这个不算是是什么意思?

作为心理学教授,杨教授都被云珩的这个回答整懵逼了。

心理学,也只是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性格各方面来推断和推理,并不是会读心术。

在杨教授看来,云珩既然是专门被人请来的,那么应该是相关方面的医生了。

再加上患者和患者家属当面,大多数医生都应该给患者和患者家属自信吧?

按照这个逻辑,杨旭明觉的自己这么问,云珩肯定会回答是。

结果特么云珩不按套路出牌,来了一句不算是。

这就让杨教授很尴尬。

杨旭明的意思是,他自己不算专业,最起码治病不擅长,云珩是专业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云珩给他来个不算是,这就很让人郁闷了。

“云医生是西亚医院中医科的大夫,中医在治疗狂证方面也很有效果,上次我们医院一位患者就是云医生给治疗的,效果相当好。”

边上的韩主任帮云珩说着话。

云珩是他们建议请来的,医院这边自然要给云珩撑面子。

“麻烦云医生了。”

患者的父亲客气的对云珩说道。

云珩的年轻,确实是不容易取信于人,不过韩主任和曲医生都这么说了,患者的父母当时也同意,这会儿自然也要给点面子,面面上过的去。

“客气了。”

云珩客气了一下,然后问:“我在路上听曲医生说,孩子都复读了三次了,是这样子吗?”

“是。”

孩子的父亲点头道。

“之前两次有什么异常表现吗?”

云珩又问。

“第一次的时候还好,他平常学习成绩好,第一次没考好,家里人也都觉的是别的什么原因,也都鼓励他,学校的老师都第一时间来家里,请他去班上复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