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335)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孩子的妈妈给云珩说着情况。

“来,把孩子抱好,抱松一点,不要太用力。”

云珩把自己坐着的凳子拉了拉,然后抓过小男孩的胳膊准备诊脉,一边摸脉云珩一边询问。

示教室内,季风文又道:“切诊,是四诊里面相当重要的一环,你们都是医学院毕业的,应该知道,切诊要准确,干扰越小越好,所以在平常的临诊过程中,如果没有信心,最好一步一步来,切脉的时候就专心切脉,心无旁骛,像云珩这样一边切脉一边询问的情况,自己必须要有绝大的把握才行,要不然很容易受到干扰。”

季风文又是一句提醒,然后就不吭声了。

“手这么冰?”

云珩抓住小男孩手的时候,就说了一句,因为他知道现在在直播。

说过之后,云珩又摸了一下小男孩的小腿:“也是冰的,一点温度都没有。”

“嗯,孩子平常手足就比较冰,不像别的孩子,手脚暖暖和和的。”孩子的妈妈说道。

“肚子疼是持续疼还是一阵一阵的?”

云珩摸过手脚,这才正式开始诊脉。

“一阵一阵的。”

问了几个问题,云珩就不再问了。

专心诊脉,诊脉的时候,孩子的眉头又皱在了一起。

“肚子又疼了?”云珩问孩子。

“嗯。”男孩点了点头。

云珩松开男孩的手腕,拿起就诊桌上的茶杯,茶杯是玻璃杯,不是很隔温,开水摸上去不算烫,却也是热的,把杯子盖拧好,然后放在小男孩的肚子上来回滚动。

“有没有舒服一些?”

“嗯。”

男孩再次点了点头。

然后云珩拿起杯子,把杯子放好,查看了舌苔,然后把凳子挪好,开始在电脑上打字。

“脉沉细无力,苔白或腻。”

示教室,季风文询问道:“谁知道患儿的症状都有哪些?”

有人急忙举手。

“你来说。”季风文指了一位学员。

“纳差食少,神疲困倦,畏寒怕冷、四肢不稳、腹部阵痛,大便稀溏、喜温怕寒,腹痛喜按......”

“你叫什么名字?”季风文问。

“回季老,我叫刘东海。”

“喜温怕寒,腹痛喜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季风文问刘东海。

“云医生刚才用水杯滚动,其实就有摁压的意思,水杯是温热的,孩子感觉到舒服。”刘东海回答道,说话的时候都有点紧张。

“好,回答的不错。”

季风文道:“在诊断的时候,做医生的一定要心细,考虑到方方面面,避免疏漏,眼力,细心是一位医生必备的。”

说着话,诊室内,云珩又说话了,季风文也不再说,让所有人都听着。

“孩子瘦弱,先天不足,是不是小时候很容易生病?”

“是。”孩子的妈妈点着头。

“畏寒怕冷,四肢不稳,说明脾阳不振,运化不利,腹部阵痛,大便稀溏,大便次数多,说明寒湿停止,完谷不化,中气不足,喜温畏寒,腹痛喜按,唇淡色白.....脉沉细,这是脾肾阳虚,运化不利......”

云珩一边打着字,一边道:“小儿胃脘疼痛,先天不足的比较多,大都是在母腹中受寒,或者后天脾胃虚弱,这都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想要治根,需要一段时间。”

“嗯。”

孩子的妈妈点着头:“我知道,谢谢云医生。”

“治疗主要以健脾和胃,运化寒湿.....”

说着,云珩把打印好的方剂盖章签字,然后递给孩子的妈妈:“先吃上一个礼拜,一个礼拜后再来复诊。”

“谢谢云医生。”孩子的妈妈接过处方,道着谢。

示教室内,季风文同样给学员们分析着。

“孩子消瘦,从体型就可以看出,先天不足的可能性很大,然后根据症状,逐层分析......脉证结合,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往往和偏食有关......”

第780章 云医生坐诊(中)

门诊的患者病情各一,主要还是常见病患者,云珩一边坐诊,示教室,季风文针对每一位患者的情况偶尔点评两句。

“在平常的诊治中,作为中医人,首先要有好的思维模式,在面对患者的时候不要被表象迷惑,根据患者的脉证来临证分析。”

一群青年医生一边看着云珩坐诊,一边听着季风文的提点。

虽然三十位青年医生都是来自三甲医院,可平常在自家医院,想要这种学习机会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医院里,没有几位上级医生有如此耐心。

一个人的心态变化往往也是跟随自身境遇而变化的。

在学校和进入社会,一个人的心境变化是最大的,毕竟学校和社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