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49)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这一刻云珩对面板技能的划分差不多有了概念了,面板的划分是非常严格的,准确的说是要比现实中一些医生的水平高出一线的,而现实中职称考核则并不能直观的测试出一位医生的水准。

面板划分四级其实才能算是中级,而现实中三级水平其实就可以通过主治医师考核,拿到中级职称这样子.......

看过江勇的治疗,云珩又跟着梁万明在中骨科参观了一会儿,之后又去了关节科和脊椎科病区。

“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出了骨伤科,梁万明笑着问云珩。

“嗯,还行。”云珩下意识的回答道。

“还行?”

梁万明一愣,这个还行是怎么个意思?

“我是说今天算是开了眼了,谢谢梁主任。”云珩急忙道。

“哈哈。”

梁万明笑了笑,道:“中医正骨的入门要难得多,首先要对伤患部位做到足够的了解,其次还要有练习以及上手的机会,没有足够的练手机会,正骨这方面是很难提升上去的.......”

“中医人大都是全科医生,各方面都要了解一些,这没错,但是还是要有主次,你心中有个数就行。”

“嗯,我知道。”

云珩点着头,很是随意的问:“梁主任您也懂正骨吧?”

“会一些。”

梁万明笑着道:“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中医人各方面都了解一些是有好处的,毕竟中医讲究整体,懂得多思维也就开阔,正骨、针灸、推拿,我多少都是会一些的.......”

“那您和刚才的江医生谁水平高一些?”云珩问。

面板显示,梁万明和江勇都是四级,可四级和四级应该也是有差距的,只不过差距不大,云珩也需要做一个判断。

“不好说。”

梁万明在这方面倒是没吹牛,直接说自己厉害,很是客观的道:“我现在接触的骨伤患者比较少,在经验方面可能比江勇差一些吧,毕竟人家中骨科天天有患者,正骨这个东西熟能生巧,讲究的还是熟练度。”

“嗯。”

云珩点着头,觉得梁万明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想了想云珩又问:“梁主任,您觉得要是有足够的患者,能保证天天练习,刚来的实习生多长时间能达到江医生的水平?”

“这个不好说,虽然说熟能生巧,也要看天赋的,有人手把手教,如果还有足够的机会,进步应该不会太慢,但是达到江勇的水平,没个三五年的肯定不行。”

梁万明说着,警惕的看着云珩:“你不会真对正骨感兴趣吧,这个可是很耗费时间的。”

“我就随便问问。”

云珩敷衍了一句,心中猜测,梁万明说的应该是医院医生能达到的极限,而他有模拟空间,这个时间还要缩短,江勇是四级,如果达到三级......

五百个小时,每天坚持五个小时也要比寻常医生上手的时间长吧,五百个小时,那就是一百天,三个多月了,有着面板指点,达到三级水准,应该问题不大吧?

看到云珩时不时走神,梁万明再次提醒:“云珩,你现在最好不要贪多,要不然后悔可就晚了,中医本就耗费时间,正骨想要学出门道,三五年都是短的,江勇今年37了,在中骨科干了十二年了,而且江勇在中骨科青年医生里面也算是佼佼者。”

“梁主任,我知道,我心中有数。”

云珩笑了笑,收回了思绪,按照他的判断,五百个小时应该够用了。

有了判断,剩下的就是借时间,闭关练习,然后尽快完成面板任务,尽快在半年之内还账......

梁万明听着云珩的保证,总觉的心中怎么那么不踏实呢,这小子不会真的喜欢上骨伤这方面吧?

--

作者有话说:

一更四千字送到

第70章 五百小时

回到办公室,梁万明又和云珩聊了一会儿,下午五点的时候云珩起身告辞。

今天休假,云珩也提前给刘建忠的母亲打了招呼,签约了家庭医生,哪天有事是要给人家患者家属说明的。

当时云珩估摸着自己下午就能回去,所以应承了下午过去检查,现在已经五点了。

“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贪多,把住自己擅长的钻研,只要在某个领域走到一定程度,将来怎么也不会太差。”

临走的时候梁万明依旧是谆谆告诫。

在不知道云珩有模拟空间的前提下,无论是梁万明还是马铁全都觉得云珩天赋不错,而且肯努力,这样的年轻人将来成就肯定不会低,哪怕云珩真的不来他们医院,他们也是不希望云珩绕弯路,浪费掉自己的天赋的。

“梁主任,我心中有数,谢谢您。”

云珩还是自己万金油式的回答,不过语气却相当真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