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78)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嗯,这个我知道。”

张博文点了点头:“现在好中医少,某个地方要是有位水平不错的中医大夫,确实是会导致很多患者闻风而至。”

现在中医式微,中医医生在整个医疗行业中人数和比例稀少,同时好中医少,甚至有不少患者和各界人士对中医都是质疑或者存疑的态度。

可在基层,大多数群众对中医还是认可的,也正是因为中医医生少,好中医更少,这也导致一些水平比较高的中医医生地位和影响力其实相对比较高。

张博文作为省厅的副巡视员,是很清楚这一点的。

就说屈同文,整个中州省水平和屈同文旗鼓相当的中医医生寥寥无几,一只手都数的过来,这才是屈同文相对来说地位和影响力比较高的原因所在。

现在不少人不相信中医,可到了危急关头却又往往会把希望寄托于中医,一旦遇到西医束手无策的病症,水平高的中医医生就瞬间炙手可热。

就拿中州省的几家医院来说,无论是西华医院还是省中医医院,亦或者唐华医院,屈同文去了任意一家医院,那都是座上客。

平常西华市的各大医院遇到比较棘手的病症都会求助于屈同文。

“嗯,张巡视员您说的没错。”

齐亚萍急忙笑着道:“前几天云珩其实还给我说,这几天外地来的患者越来越多,一些患者路程远,病情复杂,其实是需要住院观察的,可是您也看到了,我们社区医院压根没有床位配备。”

王卫平偷偷的瞪了一眼齐亚萍。

现在他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齐亚萍上次给他说床位的事情,感情是因为西亚社区医院来了一位水平不错的年轻中医。

一位水平不错的中医或许给齐亚萍带不来太大的自信,可刚才诊室内还有西华医院和省中医医院的医生跟着,那就不一样了。

刚才任学东和徐波介绍自己的时候王卫平可是听的真真的,那两位都是通过正规途径来的,也就是说至少是科主任级别的和社区医院这边进行沟通交涉。

“床位?”

张博文笑了笑,倒也没生气。

上次来他髋关节脱位就是云珩给复位的,这次屈老过来又对云珩赞誉有加,看上去很是欣赏,冲着这两个因素,张博文倒也愿意给予西亚社区医院这边一些照顾。

“西亚社区卫生中心这边的中医科室建设的很不错,这一点很好。”

张博文笑着道:“我看可以把西亚社区医院这边作为标杆和模范宣传一下,让其他乡镇一级和社区一级的医院卫生中心都向西亚社区医院学习........”

“既然是标杆,模范单位,适量的照顾还是要有的。”

说着张博文看向王卫平:“王局觉的呢?”

“应该的,应该的。”

王卫平急忙点头:“做的差要批评,做的好自然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张博文都开口了,王卫平这边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的,而且听张博文的意思,西亚社区医院是要作为整个中州省乡镇社区一级医院的标杆和模范来宣传的。

这个可和他前几天在局会议上的表扬不同,当时只是北羊区内部会议,口头表扬,可如果西亚社区医院能被省厅当做模范标杆来宣传的话,这可是他们整个北羊区的荣誉。

西亚社区医院必然是好处多多,可他这位卫生局的局长也同样与有荣焉。

“谢谢张巡视员,谢谢王局。”

齐亚萍高兴的不行。

社区医院增加床位这个事云珩前一阵给他说的时候她其实是当做玩笑的,哪怕后来给王卫平提起,其实也只是抱着万一的心思。

谁曾想这才过了没几天,这个事眼看着就要实现了。

张博文开口,王卫平点头,这事可以说基本上已经没多大变数了。

要仅仅只是王卫平,编制办那边可能还不好说,可现在有了张博文,编制办那边知道是张博文的意思,想来多半也不会卡吧?

各级医院的增设床位,增加编制,医院升格,这些都是非常难非常难的事情,按说哪怕是张博文也不能一言而决。

齐亚萍现在之所以这么笃定,只因为她知道西亚社区医院现在的这个时机非常好。

虽然齐亚萍只是社区卫生中心的主任,可她对一些政策和时事还是很了解的,建设社区医院,各级医院建设中医科室这两方面可以说是全国医疗工作中的一个大趋势。

任何时候,任何时代,顺风顺水永远要比逆流而上容易的多。

张博文刚才说把西亚社区医院打造成整个中州省乡镇社区一级医院和卫生所的模范和标杆,这正是一种响应国家政策和号召的体现,在这个前提下,西亚社区医院这边得到一些政策的扶持或者资金的支持,那就没太大的难度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