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872)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说着,周素云看到了正好进来的云珩:“再说了,云主任不也依旧在老家吗?”

“云医生!”

“云主任。”

刚才还在吐槽的医生护士纷纷向云珩打招呼。

今天是医院搬迁之后的第一天开诊,昨天门诊都暂停了,随着中医科室搬迁之后,老院区瞬间也显得再次宽敞了起来,也没有那么多患者了。

之前整个急诊科的面积,都被郭有唐做了值班室,所有医生聚在一起。

今天也是急诊科这边最清闲的,并没有多少患者。

其实也不仅仅是今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急诊科可能都会比较清闲。

当初决定让云珩担任急诊科副主任,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第一,也就是之前说的,急诊科这边,要有中医的位置,毕竟西亚医院比较特殊。

第二,也要依仗云珩把西亚医院急诊科的地位体现出来。

西亚医院的名气打出来了,可主要是中医科,急诊科这边大大小小的执业医师和护士加在一起人数并不算少。

之前的西医内科五六位医生,西医外科,七八个人,急诊科,加起来也有二十多位医生,如果没有患者,那么整个急诊科就是西亚医院最亏损的科室了。

其实随着西亚医院声名鹊起,在西亚医院,周素云等西医医生就是医院贴钱养着。

所以说,一位医生能给医院带来什么,更主要的还是能力,能力高了,中西医都是西医院的宝贝,能力低,那都是垃圾。

云珩也是精通外科的,在急诊科这边,并不仅仅能带中医,还能帮助整个急诊科把水平提升上去。

之前云珩主要的精力都在中医科室,现在随着西亚医院的搬迁,中医各个科室逐渐已经成型,急诊科这边反而是云珩以后的侧重点。

中医科室,无论是内科也好,儿科也罢,每个科室都有了一位不错的负责人。

连带着针灸推拿科也已经建设起来了。

省中医药大学教授,季风文的徒弟,云珩的师兄裴志兴暂时担任针灸推拿科的科主任。

裴志兴在省中医药大学本就是返聘,现在等于返聘到西亚医院,帮助西亚医院建设针灸推拿科,顶一阵子。

自此,西亚医院的核心和常备科室也等于已经差不多齐全了,也就差一个中医外科了。

中医科室,不需要划分的那么细致,像儿科、妇科等,也只是根据患者群体的不同,在擅长方面的一个划分。

妇女和孩子相比其他患者有着不少特殊性,比如女性的经期、身体情况等等,在一些病症上,都是需要注意的,儿科在以前被称之为哑科,孩子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甚至一些会说话,五六岁的孩子还容易撒谎等等。

针对这样的患者群体,就需要医生在某方面更为专精或者擅长一些。

“有唐叔说的不错。”

云珩也笑着道:“医院从来没有区分对待谁,无论是中医科室还是急诊科,都是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

“云医生喝茶。”

一位女医生急忙给云珩倒上茶水。

同样的话,郭有唐和周素云说和云珩说那就是不同的分量。

而且刚才周素云和郭有唐一句话没说错,云珩现在依旧还在老院区,还在他们科室,云医生在哪儿,哪儿就是焦点。

如果云医生愿意,以他们急诊科为根基,再弄一个三甲医院又何妨?

还好云珩不知道其他人的想法。

“今天第一天开诊,珩珩你不去那边帮忙?”

郭有唐笑着问云珩。

“今天那边还真不用我帮忙。”

云珩笑着道:“反而是这边,军心都不稳了。”

今天,西亚医院新院区那边医生可不少,虽然因为义诊三天,患者更多,可上次峰会留下观礼的专家人数不少,不算西亚医院的医生,帮忙的就有三四十人。

“云医生,中医这边您怎么安排的?”

周素云也问云珩。

云珩是急诊科主任,负责中医,不过所有的中医都去了新院区,中医科可没有医生。

“以后所有新人第一站就是急诊科,学够两年,才可以进专科科室。”

云珩笑着道:“过几天人就多起来了。”

急诊领域对中医医生至关重要,可以练胆魄,可以练经验,现在很多医院的中医都是毕业之后进了专科科室,慢性病和温和一些的病症还行,遇到急诊,大都会慌了神,这可是非常严重的短板和弊端。

所以以后西亚医院这边,新人,也就是没有多少经验的医生第一站就是急诊,云珩亲自带,过关了才可以去专科。

能在急诊锻炼出来,去了专科,肯定不会是花瓶或者摆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