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942)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寇正凡道:“我估计是等不到小青黛长大了。”

寇正凡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虽然因为自己是中医,懂得养生,身体硬朗,和小青黛才几个月,寇正凡还真没信心再活十年,到了寇正凡这个岁数,能多活一年都算是赚了。

“您老身体康泰,肯定能长命百岁,贺爷爷如今还健在呢。”

米诗琳笑着道。

米诗琳说的贺爷爷自然是云珩的师公,屈同文的师父贺坚云,去年的时候贺坚云过的105岁大寿,今年听说身体更差了,贺家那边也不打算再办寿了。

不过老人家身体差是精力不行,毕竟那么大岁数了,办个寿去那么多人,也影响老人家,看身体,应该还可以撑两年。

“我可不能和贺老比。”

寇正凡道:“都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都八十多了知足了。”

贺坚云那样长寿的,实属罕见,寇正凡并不奢求,中医人一般心态都好。

“看,小家伙睡着了。”

正说着话,寇正凡一看小青黛,小丫头在寇正凡怀里睡着了,脸上还带着笑。wWω.aбkδW.cóM

“您老看看,孩子笑的多甜,说明您老肯定还能再活二十年呢。”江菲雪开着玩笑。

在不少地方都有一些说法,说是小孩子见了老人,要是笑的开心,那是好事,说明老人家身体好,要是哭闹不停,那就是坏事情。

当然,这是封建迷信的说法,就像是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一样,没什么依据,不过孩子要是笑得开心,顺便说两句吉利话,也能逗人开心。

左眼跳财,右眼不准嘛,不就是这个道理。

寇正凡把孩子小心的递给周月婷,然后跟着云珩一块上了饭桌,今天的晚饭寇正凡就在云珩家中吃。

下午原本是安排了接待宴的,不过寇正凡以年龄大推掉了,他下午已经和亚当斯等人见过了,就没必要再参加了,那边有着张博文和江远北陪着就行了。

这种正式场合,云珩去不去也就无所谓了,毕竟年龄小,职务不够,也就陪着寇正凡。

吃过饭,云珩送着寇正凡回了酒店,送到之后云珩打算告辞,不影响寇正凡休息,却被寇正凡喊住了。

“小云,不着急,陪我说说话,正好有事和你说。”

寇正凡向云珩招手。

云珩在边上坐下,寇正凡把青云榜的事情给云珩说了一遍,问:“你觉得怎么样?”

“很好啊。”

云珩笑道:“寇爷爷想的周到,如果能有这么一个竞争,确实是好事,其实我也和岳老等人一起聊过,中医有其特殊性,没必要和西医去比人数,即便是按照以前的传统模式,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中医人,那也是中医盛况,又怎么会像现在一样?

都说中医难培养,不少人想方设法的求变革,但是回顾一下,清末明初,中医名家云集,民间中医也有很多,虽然远远不能和现在的西医群体相比,也算是盛况了。

然后求变,然后想办法,打着各种旗号,到了现在,传统中医人又有多少,名家又有多少?

那时候文化普及还远远不够,按照现在的教育普及,即便是传统培养模式,每年能培养出一大批真正的中医人,积累下来也不少了,何必去掘中医的根呢?

(确实快完结了,应该还有十来万字吧,所以就慢慢写,把结尾写好一点!)

第1234章 老胡和老谢

“你觉得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寇正凡道:“你是年轻人,应该知道怎么样才能调动起年轻人的积极性。”

“其实如果是以协会来办,本就是具有吸引力的,再有寇老您这样的名家医手,年轻人肯定趋之若鹜。”云珩笑道。

“不要给我贫嘴。”

寇正凡没好气的骂道。

“最初肯定会有很多人期待的,特别是青年医生。”

云珩想了想道:“其实现在一些现状并非夸大,年轻医生出头难,医院对中医不够重视,如果能有相对公平的一个平台或者途径,大多数人都是很愿意展示自己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对,不患寡而患不均。”

寇正凡点了点头:“就说现在的生活,比我们那个时候好多了,可现在的人压力依旧很大,甚至戾气越来越重,正是因为不均。”

这一点寇正凡还是能理解的。

现在的人,吃得饱了,穿的暖了,基本上已经不为温饱发愁了,可孩子上学,医疗,养老等等,却成了相当大的负担。

放在以前,穷人家的孩子可以不读书,下苦力,可现在呢,别说不读书,就是读书差家长都能焦头烂额,将来怎么工作,能不能娶到媳妇?

正常的工资能不能承担一家人的生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