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269)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一早上,云珩看了二十八位患者,其中三分之一就是孩子,三分之一的孩子中一半是感冒发烧,一半是消化不良。

年初二,云珩依旧没有去刘建忠的母亲家,考虑到春节期间人家家里客人多,不怎么方便,云珩也早就给刘建忠的母亲打了招呼了。

平常去做检查,蹭个饭也就罢了,大过年的,人家家里来了亲戚,再过去蹭饭就真的不好意思了。

春节期间,外面的超市、商店、饭店也有一大半关门歇业了,特别是一些平价饭店,平民饭店,开门的几乎没有。

好在现在可以点外卖,中午云珩三个人点了外卖,就在诊室吃了午饭。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一晃又是一个礼拜,春节的气息逐渐远去,各行各业都已经收假上班,所有人又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忙碌。

春节收假之后的第二天,齐亚萍订的一些设备、床位和硬件配套设施就送来了,社区医院的二楼再也不是空架子了。

“小云,看看,还缺什么不?”

看着焕然一新的二楼,齐亚萍的心中透着高兴,这可是自己的地盘,自己的江山啊。

虽然刚起步,没几个人,没几杆枪,可总归是有了希望了.......

“缺人!”

云珩也带着些许兴奋,心情和齐亚萍差不多。

地盘有了,基地有了,剩下的就是招兵买马不断的发展壮大了。

第144章 老脸

北羊区区医院。

中医科室。

北羊区区医院的中医科室是今年才建设的一个新科室,科室不大,人也不多,医生总共也就五个人,科主任秦大江还是从内科调过来的一位资深主治。

秦大江今年刚好四十岁,当年报考的也是中医临床,不过后来选修了西医,虽然是中西医双学位,可北羊区医院这边之前压根就没有中医科,秦大江当年学的那点中医早就扔的差不多了。

今年北羊区区医院这边建立中医科室,也是院长杨凯斌为了迎合上面的政策,原本就是打算应付一下,和齐亚萍最初的想法差不多。

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对杨凯斌来说,他要的其实只是医院有这么一个科室就足够了,挂着中医科的名头,用西医的法子看病,又不是他们一家医院这么干了。

只是杨凯斌很显然比较倒霉,遇到了省厅的巡视组,遇到了屈同文。

自从上次巡视组视察之后,北羊区区医院的中医科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这一段时间一直处于整顿状态。

科室的几个人,每天上班之后都是在秦大江的组织下进行学习,只是这种学习很显然没有多少实际效果。

不过秦大江并不怎么在意,他本就是内科那边的资深主治,现在能独立出来,担任科主任,这本就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的大好事。

科主任是职务,并非职称,在三级甲等医院,有可能科室副主任都是主任医师,可在小医院,不少科主任都只是副主任医师,可资深主治担任科主任的情况依旧是相当稀少的。

要是没有中医科,秦大江这辈子基本上和科主任无缘了。

现在中医科虽然名存实亡,可看杨凯斌的意思,好像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取缔中医科的意思,秦大江也不清楚杨凯斌在等什么,不过不重要,只要不取缔,他还是科主任。

只是下面的医生们心思就多了。

田增明每天都是无精打采。

田增明今年,不,已经是去年了,去年才毕业,还年轻,又是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历,在区一级医院绝对能算的上骨干了,往往都是重点培养对象。

奈何专业没选好。

现在田增平最后悔的事情就是,自己怎么就选了这么一个专业。

科室几个人,无精打采,就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

没患者,没奖金,没动力,能提的起精神才怪。

几个人正百无聊赖的在科室想着自己的事情,杨凯斌走了进来。

“院长!”

秦大江一个激灵,急忙站起身打招呼。

秦大江的这一声招呼,其他人也都纷纷起身。

“杨院长!”

“看看你们一个个,什么样子?”

杨凯斌板着脸,目光扫视,所有人纷纷低头。

“院长!”

秦大江急忙挪开椅子,请杨凯斌坐下,苦涩的道:“院长,我们中医科现在整天这个样子,大家也没激情啊,就这么干耗着,也不是个事不是?”

“我这不是一直在给你们想办法吗?”

杨凯斌脸一沉:“谁让你们不争气,偌大一个中医科,被屈老批的一无是处,我这脸都没地方放了。”

秦大江只能赔笑。

“行了。”

杨凯斌轻咳两声,目光扫视:“我知道这一段时间你们心里慌,我这也一直给你们想办法呢,不过打铁还是自身硬,不是人家屈老说你们,你看你们这一个个的,那儿像个医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