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466)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季风文的水平孙永旺不怀疑,可现在是在急诊科,而且送来的患者也多为外伤患者,前面送来的几位患者那都是危重,现在都已经上了手术台了。

类似于今天这样的场面,对唐华医院来说,早已经习惯了,唐华和西华两家医院,那是西华市最为顶尖的综合医院,每年唐华和西华急诊科就要承担整个西华市三分之一的急诊任务,剩下的三分之二才是其他医院承担。

今天的连环车祸伤者虽然多,这会儿急诊科这边虽然忙,可也有条不紊,季风文的到来其实是有点让孙永旺头疼的。

这种情况,中医能帮上什么忙?

患者的术后治疗方面,或许季风文还能帮忙,可这会儿......

孙永旺觉的季风文就是来捣乱的。

这要是换了中医科的副主任张海华带着这么一群人过来,孙永旺早就骂娘了,可问题来的是季风文,孙永旺却不好骂,当然,也不敢骂。

季风文这种国医大师,哪怕是在唐华医院,那也是备受尊重的,即便是唐华医院,在一些病症上偶尔也要求助季风文的。

这次的带教班放在唐华,本就是唐华医院自己提出来的,目的也是为了交好季风文,这会儿孙永旺又怎么敢随便发火。

“那行,我就带着人先看看。”

季风文看人很准的,刚才孙永旺微微有点犹豫,季风文就猜出了孙永旺的心思。

行医这么多年,季风文也不是那种不知深浅的人,这个时候也不会去和孙永旺争执什么。

季风文带着云珩等人过来,一方面是想看看能不能帮上忙,另一方面也是想让云珩等人长长见识,明白中医并不是慢郎中,在治疗急诊方面同样很拿手。

至于孙永旺的担忧,完全就是多余的,季风文行医这么多年,难道分不清轻重缓急?

孙永旺不安排,其实正好符合季风文的心思。

刚才孙永旺一句话倒是说对了,外行指挥内行,那才是犯忌讳的。

“那季老您带着学生们忙着,我就先去忙了。”

孙永旺看了一眼季风文身边一群年轻的面孔,心说季风文这么大年龄了,想来应该心中有数,不会乱来才是。

“小孙你去忙吧,我不会影响你们抢救患者的。”

季风文对孙永旺点了点头,等孙永旺走远,这才回过头来,对云珩等人道:“所有人都跟着我,不要乱跑,也不要乱插手,不要影响人家急诊科正常的抢救,等会儿要是有什么疑问,先记在心里,咱们事后再进行分析。”

第259章 魔武双修

就国内医院而言,各大医院的急诊科一般都分为两种现状,一种是小医院急诊科很清闲,一种是大医院急诊科忙不过来。

急诊科是各大医院的桥头堡,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

急诊同样分情况的,各大医院的急诊科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大都把急诊患者分为四级。一级患者病情濒危,随时可能危及生命,需要即刻进入复苏室或抢救室进行抢救;二级患者病情危重或迅速恶化、存在生命危险,10分钟内需要进入抢救室进行救治;三级患者病情急、存在潜在的生命威胁;四级患者为非急症,病情程度一般,这种患者需要根据指引顺序就诊,等候时间较长。

然而纵观各大医院,急诊科室和急诊医学中心,真正的危重症患者却只占了一小部分比例,一二级的急诊患者占到急诊科比例的一半都不到,更多的患者群体反而是三四级患者。

而三级和四级的急症患者群体中除了一部分急性哮喘、吸入异物、吞咽困难、持续呕吐、胸腹痛、轻中度外伤、轻中度出血等患者之外,一部分在其他科室挂不到号,却又等不及的患者又占了相当一部分。

急诊科的检查费用和治疗费用比常规科室要贵,但是急诊科却有一个好处,如果患者需要住院,而在专科科室挂不到号的时候,其实是可以通过急诊科进行中转的。

很多顶级医院,比如西华、唐华等,这些医院的专科科室,专家号是相当难挂的,哪怕是普通号,过了上午十点,基本上也挂不到了,这个时候一部分患者其实就会选择去急诊,通过急诊,联系专科科室,然后转到专门的专科科室进行治疗,当然,费用要贵一些。

像唐华医院,急诊科的患者是非常多的,对唐华医院的急诊科来说,如果同时送来两三位一二级危重患者,唐华的急诊科是完全吃得消的,并不会出现电视上那种来了急诊,整个科室手忙脚乱的情况。

可一旦出现三位以上,而且还是同时送来,那么哪怕是唐华的急诊科室也有些超负荷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