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739)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没有接触过中医,没有吃过中药,又接受现代化的教育,之后从事西医医疗相关工作,确实是比较容易对中医产生排斥和反感的。

杨少红属于前者,她是不认可中医,也是比较反感中医的,作为省医学院的副教授,杨少红是高考考中省医学院,毕业之后留校任教的。

这会儿被护士怼,被岳少江怼,被云珩怼,杨少红都有点失去理智了,正打算反驳。

杨少平急忙又拉了一下杨少红。

“大姐。”

杨少平已经注意到了,边上有人录像。

杨少红是省医学院的副教授,面对云珩最后的那句质问,这要是乱说话被人传到网上去,影响可就大了。

被杨少平一拉,杨少红也注意到了边上米诗琳的动作,急忙闭嘴。

杨少平能明白的事情,杨少红自然也能明白。

省医学院是以西医为主的,学校不少讲师教授都是不怎么认可中医的,大家私下里无论怎么说都行,可要是当众说被人曝光,那影响绝对是非常大的。

毕竟国家并没有取缔中医。

“小红,少说两句,云医生来了社区医院这么久,看好的患者很多,不要把你家里那一套拿到外面来。”

杨少红的父亲也插了一句嘴。

杨少红是省医学院的副教授,算是家里最出息的,又是大姐,比杨少平足足大了十一岁,所以杨少红在家里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平常哪怕是杨少平的爱人都比较忍让这个大姐。

虽然大姐强势了些,可毕竟没少帮衬弟弟,没少帮衬家里,老头老太太都七十多了,刚才一直没说话,眼看着这会儿气氛越来越不对,也出了声。

“呼!”

杨少红出了一口气,又深吸一口,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

她是不认可中医,可要是平常,她也没心情和人怼,可问题这会儿牵扯到自己的小侄子,杨少红还是很担忧的。

特别是弟弟和爸妈看上去很相信这个云珩,她也不好用强,所以打算讲道理的。

是的,杨少红觉的自己在讲道理。

“不好意思,我有点失控,我为我刚才的话道歉。”

杨少红也是能屈能伸,先道了歉,然后对云珩道:“那不知道我能不能看一看云医生开的方子,我是医学院的教授,好歹也是懂点药理的。”

“给她吧。”

云珩对郭有唐说了一句。

郭有唐又打了一张药方,不过没盖章签字,直接递给了杨少红。

“大黄、枳实、厚朴、芒硝、白芍、葛根。”

杨少红接过方剂认真的看着。

实话实说,杨少红虽然不是临床系的,可毕竟是副教授,见识还是有的,以她的判断,孩子也极有可能是伤食导致的,只不过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孩子角弓反张,全身抽搐,杨少红也不敢确定。

如果单纯以伤食来看的话,这个方子倒也不算毫无根据。

正如药方中的大黄,现代医学认为大黄有泻下作用、抗菌作用、以及止血作用。

认为大黄酸为泻下的主要有效成分,能刺激大肠、而泻下作用主要部位在结肠,对十二指肠也有兴奋作用,能增加其推进性蠕动,使分泌增加,而促进排便,

认为大黄的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抗菌作用较强,体外实验证明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有效抑制菌的原理是:这些蒽醌衍生物对细菌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还有清除内毒素的作用。

同时认为大黄具有类似输液治疗的血液稀释作用,通过药物的渗透压作用,调动机体的自身体液向血管内转移。从而达到解除微循环障碍,恢复组织和细胞正常代谢及正常血流供给的目的。而大黄的止血有效成分则主要是d-儿茶素和没食子酸,有学者经过实验证明,此两种单体能增加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有利于血栓形成,而且可降低抗凝血酶三的活性,这些均有利于促进血液凝固。

这又是现在不少人对中医的态度了,不认可中医,却接受中药,存药灭医。

甚至有一部分人把中医“偶尔”,是的,在一些人看来是“偶尔”,把中医“偶尔”能治好病归功于中药材中的谋某些成分正好有某种作用,简直可笑至极。

“云医生,药来了。”

等了一会儿,王萌萌端着汤药过来了。

云珩接过,确认了一下,然后问杨少平:“给孩子用药了?”

“云医生,我来吧。”

杨少平急忙道。

“也好。”

云珩把药交给杨少平,杨少平夫妻俩小心翼翼的给孩子喂着药,足足喂了十来分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