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743)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神经也是同样,神经这个词出现的也很早,但是被用在医学方面,也是现代医学传入之后,神经元,神经线等等,中医中是没有这个说法的,也没有这个医学称呼的,偶尔提及也和现代医学中所说的神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杨少红张了张嘴,看到有患者进来了,急忙闭嘴,不再问了。

这次进来的患者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性,是患者的丈夫陪着一起来的,进门的时候丈夫还搀扶着女人。

“坐!”

云珩客气的招呼一声,询问道:“哪儿不舒服?”

女人道:“腹痛,恶心不想吃饭,还有点轻微的拉肚子。”

“来,胳膊放上来。”

云珩示意女人把胳膊放上来,一边伸手给患者诊脉,一边观察着女人,女人的脸色看上去很疲惫,面色苍白,毫无精神。

“之前是不是有头晕或者眼前发黑的症状?”云珩问道。

“对,对。”

女人急忙点头:“我血压有点低,自从生了小孩之后就有头晕或者眼前发黑的症状。”

边上的杨少红嘴巴微张,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了吃惊之色。

患者只是说了自己最近呃逆,吃不下饭,腹痛,云珩竟然能猜出患者平常有头晕、眼前发黑的症状,这简直不可思议。

杨少红不是临床系的,可好歹也是医学教授,一些病理病症她还是有着判断的。

如果是西医诊断,患者做了检查,医生看着化验单,也是能判断出一些症状的,可对中医,杨少红真的有点惊讶了。

只是摸个脉,就能判断出这么多情况吗?

“月经量怎么样?”云珩又问。

女人急忙道:“量不多。”

然后云珩松开女人的手腕,又看了一下女人的舌苔,一边开始在电脑上打字,一边道:“从脉证来看,你这个情况是三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个是产后调养不善,正气未复,所以动不动头晕眼黑。”

“二是正气不足,后天失调,摄入不利,脾胃水谷精微生化之源难以充养先天之本。”

“三是感受时邪胃病而导致腹痛下利,干呕呕吐等症状。”

一边说,云珩一边在电脑上打好患者的脉证情况,继续道:“前两者其实都是因为产后调养不善,再加上恢复不好造成的,第三个,是天热,感染暑邪。”

“云医生,您说的太对了。”

女人急忙道:“我生小孩的时候没人照顾,我丈夫又不会做饭,那一阵我总是吃不好睡不好。”

“嗯!”

云珩点了点头,道:“你这个情况,先治疗时邪,等恶心、呕逆和下利的症状好了之后,再过来复诊。”

说着云珩开始打印方子。

女人这个病是本就正气未复,正气不足,然后又感受时邪,前面的算是老病,感受时邪是新病,治疗应当先以新病为主,等各方面情况好转,然后调养气血从而治本。

“听您的。”

女人急忙点头。

云珩打印好药方,盖章签字,然后递给患者:“这个方子回去吃上两剂,吃完以后再来复诊。”

“谢谢您,云医生。”

女人道了声谢,这才在丈夫的搀扶下出了诊室。

中午因为云珩耽误了一会儿,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两点半了,下午患者不少,云珩一直看到六点一十,这才看完最后一位患者。

杨少红站在边上,一直看着云珩接诊,越看越是吃惊,心中的疑惑也越多。

什么正气邪气。

什么五运六气。

什么阴阳不调。

其中还有几位复诊的患者,有的服药两天,有的用药时间比较长,从患者和云珩的对话来看,复诊的几位患者症状都有所减轻,有的甚至已经痊愈了。

看完最后一位患者,云珩起身去了一下卫生间,然后回来准备收拾行医箱。

杨少红还没走,看到云珩从卫生间回来,急忙道:“云医生,我再次为我上午的冒失向你道歉,之前我是一点都不了解中医,有点先入为主了。”

自己的侄子吃了一剂药迅速好转,下午又看了一下午云珩坐诊,杨少红虽然听的懵懵懂懂,可对中医的印象多少都有点改观了。

见到杨少红态度变化不小,云珩这才耐心的回了一句:“没有了解,就没有发言权,中医从古至今,哪怕到了现在,现代医学横行,中医依旧有着自己的地位,肯定是有可取之处的,您是教授,应该清楚,隔行如隔山,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要么不要去掺和,要么先去了解,再去发言,不要人云亦云。”

杨少红被云珩说笑了。

“我之前整天给学生们这样说,没想到有一天自己却被别人这样说,都说教别人容易,教自己难,我记下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