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858)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云珩看了一眼何永飞,缓缓道:“之前区医院那边没有考虑使用红霉素是有原因的。”

这话云珩说的时候虽然客气,可意思其实都已经有些不客气了,就差说,人家区医院那边医生水平再差,也知道红霉素是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一线药。

无论现在各大医院的情况如何,在云珩看来,中医科这边还是要纯粹一些的,患儿现在所在的科室是曙光医院中医内科,患者住院,还没怎么样呢,医生第一时间考虑使用红霉素?

正如云珩反感现在一些西医随便给患者开中药一样,云珩也是反感一些中医没怎么样呢就先考虑给患者开西药。

就医生群体而言,各大医院中西医双学位的医生人数是最少的,哪怕有,大多数水平都相对低一些,一些西医大夫给患者开中药他本身其实不一定具有开中药的资格,同理,一些中医大夫给患者开西药,他本身也不一定有开西药的资格。

像一些中西医结合科室,面对患者要么是中西医结合方面的专家,要么是中西医医生同时会诊,云珩有点怀疑何永飞是不是有这个资格。

还只是住院医,思维就已经偏的不像话了。

如果何永飞也是中西医结合专科毕业的,刚才一番话还情有可原,如果是纯中医专科,可见这一段时间都学了什么。

“听到没有?”

刘席中沉着脸问道。

“听到了。”

何永飞急忙道:“刘医生,云医生,是我考虑不周。”

说着何永飞又道:“只是患者是支原体肺炎,这种情况必须遏制才行。”

“云医生有什么看法?”

刘席中没有搭理何永飞,客气的询问云珩。

“患儿以咳喘为主证,病位在肺,病性属热,是肺热咳嗽。”

云珩缓缓道:“由于患者是以发热为主症的疾病,适应于温病营卫气血辩证,如果患者患病之初为畏分证的话,那么现在邪气已经进入气分阶段了。”

“云医生的意思可以用麻杏甘石汤来治疗?”

刘席中询问道。

“嗯,可以用麻杏甘石汤试一试,先下三剂,看看效果。”

云珩点了点头。

“云医生,麻杏甘石汤我知道,这个方子里面并没有一味清热解毒的药物,能治疗支原体肺炎?”

何永飞不解的问云珩。

云珩看了一眼何永飞:“我没有治疗肺炎,何医生是不是搞错了?”

何永飞一愣:“那患者?”

“何医生好像刚才并没有听我辩证,我的诊断是,患者属于肺热咳嗽,没说肺炎吧?”

云珩缓缓道:“《伤寒论》中有说,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可麻黄杏仁苷才是高汤主之......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着,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患者主证有发热、汗出、咳嗽、气喘,从各种症状来看都符合麻杏甘石汤证,方证相合,何医生觉的还有什么问题吗?”

何永飞满脸愕然。

“傻瓜,肺炎是西医里面的病称。”

王雪萌拉了一下何永飞,低声道。

“啊......”

何永飞这才回过神来:“云医生,我......”

云珩微微摇了摇头,现在心中对屈同文和岳安云等人想要成立一家纯中医医院的想法有些理解了。

环境的土壤导致现在的中医医生从一开始就走偏了。

一旦遇到病症,就被现代医学的病名困扰,用药必然对照中医药理,见到细菌类疾病,就用银花、连翘解毒消炎,见到肿瘤就用守宫、蟾蜍,见到血压高就用钩藤、杜仲,对中医的辨证治疗和处方配伍完全不问不顾。

西医用药多靠提纯的单一成分,所以药理清楚,剂量固定,效果一致,可中医中药一味药往往含有几十种或者几百上千个成分,再加上中医用药以方剂为单位,里面的成分就更复杂了,两者完全就没有参考性。

第472章 两个任务

刘席中的脸已经有些黑了。

“小何,我整天怎么教你的?”

最初云珩说什么红霉素的时候,刘席中其实还没怎么在意。

现在各大医院十之八九的医生都是现代院校培养出来的,思维模式方面区别不大,虽然有一部分医学生进入医院之后因为经历不同,感悟不同,偏向的严重程度也不同。

但是有一点,现代院校培养出来的,也就是现在不少传统中医归类的学院派医生,这些人不能说全部,最起码有百分之九十或多或少都是了解一些西医的,所以在临床上并不反对用西医。

挂名为中医类院校的高校还好一些,比如中州省中医药大学,魔都中医药大学这些,以中医药为前缀的,院校虽然也有中西医结合专业,也有药剂学等等,最起码没有明显的西医类学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