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937)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针灸推拿:2(46%)

正骨复位:1(27%)

外科:0(0)

晋世杰的水平和岳少江差不多,内科水平是五级,至于杜金明比晋世杰还要差一些,目前的水平应该比任学东稍微强一些。

晋世杰毕竟是从小接触中医,杜金明是廖向军的学生没错,可也是进了医院之后才拜师廖向军的。

就水准划分,云珩目前都已经是六级了,比晋世杰还要高,再加上云珩谨慎,细心,综合实力真的要比晋世杰强出太多了。

孙博城见到云珩真的是没有来同济的意思,也不勉强了,回头对晋世杰等人说道:“今天我叫云珩过来,就是让你们看看人家是怎么看病的,都学着点,多学点没坏处。”

孙博城因为和云珩有过在高铁共同救人的经历,所以孙博城是没把云珩当成普通医生看待的,他叫云珩过来就是让云珩给他们医院的这些年轻医生教点东西的,不像廖向军和李忠群,之前还有一较高下的想法。

“行了,你们继续,我就先走了。”

孙博城也就是过来转一圈,说了两句也不多说了,回头对云珩说道:“小云,既然来了,就多说一些,不要藏私嘛。”

“我知道了孙院长。”

云珩客气的点了点头。

一群人目送着孙博城离去,廖向军这才冷着脸扫视了一眼众人。

一个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结果呢,和人家一比,简直差太多了。

“既然院长说了,让云珩给你们多讲一些,谁还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一问。”

廖向军没好气的道。

廖向军说完坐下,现场安静了几秒钟,然后有人举起了手。

同样是问问题,这一次这一群青年医生的态度和之前那可真是天壤之别了,而且这才是真正请教问题的态度。

“这位医生请说。”

云珩客气的道。

“云医生,我想问一下,你论文题目所说的上千例接诊经验都是真的吗?”

“准确的说有水分。”

云珩沉吟了一下,缓缓道:“真要算的话,算上复诊,算上重复的患者,我目前看过的患者,上万应该的有了的。”

“我擦!”

众人听到云珩的前半句,心说,这么年轻,有水分才正常吧?

即便是晋世杰和杜金明两个人已经是主治医生了,也因为是新晋主治,坐门诊时间不长,也就上千例,云珩看着比晋世杰两个人年轻多了。

可听到云珩的后半句,大家都禁不住想骂娘。

感情你说的这个有水分是这么回事?

上万不止了?

我累个擦,要不要这么夸张?

“云医生,你在西华市哪一家医院呀?”

询问的医生有点懵逼,西华那边的医院那么好吗,新人就能有上手的机会?

“我一直在西华市基层的社区医院。”

云珩说道:“社区医院那边门槛低,可以直接接触到患者。”

说着,云珩顿了顿,道:“其实吧我觉的,中医医生真的都应该到社区医院锻炼一下,基层医院门槛低,患者多,只要小心谨慎,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

这一点云珩是深有体会。

基层的社区医院,因为是便民医院,患者还是很多的,门槛也低,接触患者的机会很多。

云珩自己是有模拟空间,成长快一些,可任学东和徐波这两个人这一年来进步也是很大的,进步之所以大,也是因为每天都给患者看病。

有人或许会说,新医生没经验,那不是瞎胡闹吗?

这其实有些多想了,越是新医生,诊病的时候其实越小心的,都怕犯错,搞不定的基本上没什么胆子逞强的,接触的多了,学校学的一些东西慢慢的就用上了,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短期内都会有十足的进步的。

学中医真的要胆子大,敢用药,敢治疗。

治疗的时候谨慎小心这是思维,敢于动手,敢于尝试这是胆魄,没胆魄的中医医生基本上都是混子,因为中医的方剂大都是出格的。

说句不该说的,中医名家用的方子,基本上就没有符合药典的,拿出来一看,十个有九个都是超剂量的,这也是中医难做的原因之一。

像这些在医院一直被主治带着的医生,就像是被家长护着的孩子,前几年基本上没什么成长,等自己成了主治,有资格上手的时候又没有胆子,墨守成规,能有出息才怪。

云珩开的方剂把冯兴平那样的科主任都吓一跳,更别说一些新人了。

中医是对症用药,辨证施治,一定不能用条条框框束缚住,一旦你给它画一个圈,把它限制了,中医其实也就废了。

“基层的社区医院?”

晋世杰和杜金明等人有些不敢相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