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番外(267)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世雍此前听南安太妃提起过,天幕预言了史侯府之败,确切地说,是“史侯府的原型”之败。他回朝之后冷眼旁观史侯府,觉得确实离败也不远了。

【好了,兰兰已经代表大家品尝过了羊腿肉、猪五花、牛胸腺肉、牛板筋和烤豆腐,现在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上——史大姑娘史湘云。当时她也和现在兰兰这样,在一个大冷天里,在芦雪广里,铁炉上架着铁丝蒙,上面滋滋地烤着鹿肉……为待会儿的联诗做准备。】

贾母院里,众人一时绝倒。

哪有人作诗之前先要好好吃上一顿饱肉的?

【湘云当时便笑:“真名士自风流,我们这会儿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①那么湘云做没做到呢?】

湘云立在地面上,听见天幕上这么说,脸上竟然流露出一点儿

紧张。

【当然啦,湘云是能与林黛玉和薛宝钗并列的,红楼中最为才思敏捷的才女之一,她在雪后联诗时也的确没有辜负那些美味的鹿肉,做出的诗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那都是杠杠的。】

"真好!"湘云顿时拍手雀跃,仿佛天幕上说的那些,割腥啖膻,雪后联诗,这样的赏心乐事确实已经发生。

【从芦雪广吃烤肉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来,湘云是一个拥有几分魏晋风度的少女形象,她生性开朗豁达,爽朗侠气,心直口快。也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令人喜爱的人物。】

【在这里,我们按照国际惯例,先说一下湘云的判词和《红楼梦》曲。】“国际惯例?”——众人皆十分疑惑,那是什么?

【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湘云的判词排在探春之后,册页上画着几缕飞云,一湾逝水。而她的判词是: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②】

这句判词一出,贾母院中的气氛立即有些变化。

宝玉与探春都听出了一丝不祥,都是眉头蹙起,不敢说话。

湘云满脸困惑,随即又求援似的望向贾母和其他人。凤姐则在与李纨交头接耳,试图弄清楚那判词里的典故,究竟是什么意思。

好在天幕立即就给解释了——

【这句判词是说,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出身富贵并不曾给她以家庭的温暖。而湘云婚后好景不长,转眼之间夫妻便离散了。“湘江水逝楚云飞”一句,嵌了“湘云”的名字在里面,同时也用宋玉《高唐赋》中楚怀王梦会巫山神女的故事,暗喻湘云夫妻生活的短暂。②】

"啊这……"

王夫人顿时想起她刚刚才恭贺过湘云大喜了。

凤姐连忙安慰: "云妹妹千万别钻牛角尖,天幕那是好意提点……倒是姑爷那里,最好使人去提点一二,请个好大夫看一看是正经。"

就在这时,忽见天幕上评论区多了两行留言。【修猫修狗我都爱:主播,问个问题。】【修猫修狗我都爱:我记得你说过史家的原型是苏州织造李家,有什么依据吗?】

【湘云的两个叔父,一个是保龄候史幂,另一个是忠靖侯史鼎,而苏州织造李煦的两个儿子,长子叫做李鼐,次子叫做李鼎。另外就是贾母老太太出身史家,而江宁织造曹寅的夫人李氏,恰是李煦的亲妹妹。因此兰兰觉得,《红楼梦》中原型的出处,史家这个是最没有争议的。】

院中,贾母举头望着天幕,眼中忧虑无限。显然是因为天幕上预言过史家之败,令她老人家忧心忡忡,偏偏史家如今掌事的两位侯爷似乎并不怎么听劝,将贾母的好意相劝当了耳边风。

【修猫修狗我都爱:了解了,谢谢主播。】

【好了,咱们继续说回湘云,《红楼梦曲》中,有关湘云的那一支叫做《乐中悲》,具体唱词是: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③】

【曲子比较长,而且有点复杂,所以咱们一句一句来分析哈。首句说的是湘云身世,她自幼父母

双亡,由叔父婶娘抚养。她可不是一个娇生惯养长大的姑娘——曹公说得很清楚,湘云虽是侯府千金,但是“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④因此,湘云日常还是要做一些女红以补贴用度, “在家里做活做到三更天”④。】

【另外就是需要看人脸色,第三十六回 写史侯府来人接湘云回去,湘云“眼泪汪汪的,见有她家人在跟前,又不敢十分委屈。”⑤这湘云在荣国府里,简直是个孙行者一般的人物,很难想象她面对史侯府的人竟需要如此委曲求全。所以若论身世艰辛,史湘云不在林黛玉之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