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番外(381)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但这可能只是表面一层的寓意:如果我们顺着弓和香橼继续想下去。弓,是一件兵器,也是凶器,南明的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就是被吴三桂用弓弦绞死的……】

这话听得人心惊肉跳,冷汗直冒。他们大多知

道天幕口中的“明”乃是指的前朝,但却并不知晓明代的末代帝王究竟是如何死的。

可是只要细想一下太爷们当年是如何挣下这份家业的,众人心里又似模模糊糊有了些影子。【这弓除了是凶器之外,还很容易令人联想到“鸟尽弓藏”之意,总之绝不是什么吉兆。】

【而香椽,不知道小伙伴们认不认识这种“水果”,说它是水果可能不大合适,它其实更适合作为香料,是一种天然香水——它拥有一种纯正天然的芸香科植物香气,比我们平时时常见到的柑橘柚子等水果都还要香。据说慈禧太后当年曾经在储秀宫墙角用大缸装满绿橙、佛手和香橼,让这些水果令自己的储秀宫满院皆香。】

【但是香橼外表宛如大橙子,内里却极其酸涩,不能入口,所以得了个“心有不甘”的外号。】

【元春将皇宫中形容为那“见不得人的去处”,又说自己与家人“骨肉分离,终无意趣”,恐怕正是为自己失去的宝贵自由而“心有不甘”吧。】

听见天幕上大喇喇地谈起女儿省亲时与自家亲人才说的私房话,贾政与王夫人都是面面相觑,面色惨白,手足无措。贾政嚷嚷着要入宫请罪,而王夫人急着要哭。

而其时贾母正在望着天幕傻笑,宝玉则在发愣,无人敢上前相劝。无奈之下,探春向凤姐一使眼色,这两位荣国府里最为精明强干的女性顿时一个劝贾政一个劝王夫人,各自道: “老爷(姑妈),天幕无所不知,自然不会为娘娘讳言。但也绝不会将娘娘和我府内无辜之人事渲染为有辜……且先听下去,天幕对娘娘没有苛责之意,想必自有道理。"

贾政夫妇两人这才缓过来些。

【我们再看元春的判词: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①”这么短短二十八个字里,竟然有两句是有文字上的争议的。】

【第一句: “二十年来辨是非”,在周汝昌周老点评的周评本中,根据乙卯本和杨藏本改为“二十年来辨是谁”。】

【小伙伴们,原本这个“二十年来辨是非”还是一个较为宽泛的、形容元春逐渐成长的说法的话,只是说元春长到二十多岁,又或者在宫中生活二十多年,总算认清了人情是非。可一旦改成“二十年来辨是谁”,显然就有明确所指了。】

【结合红学家们对于秦可卿真实身份的考

证,有些学者认为“二十年来辨是谁”,是指元春经过二十年左右的观察,终于确认了年幼时隔壁宁国府突然多出来的那个陌生女孩子究竟是什么样的身份。】

荣禧堂前,一片死寂,人人连大气都不敢出。

秦可卿那是什么身份?天幕上说过,她有可能是义忠亲王老千岁留下的公主啊!这件事若是真的,必然在两府都是绝密。可是……难道元春真的能从各种蛛丝马迹中猜出秦可卿的身份。

【第二句“榴花开处照宫闱”倒是没什么争议了,但是寓意非常的不吉——石榴对于宫着来说,是能带来好兆头的一种植物,因为石榴“多籽”。但这一句判词的问题是:它只有榴花而没有结子,这也许意味着元春怀孕了,但是孩子没能够生下来。】

就听院中“咕咚”一声,王夫人向后便栽倒,好在凤姐在她左近,与驾鸯一道,死命扶住了。

就听王夫人“嗷”的一声惨嚎,众人的耳朵瞬间被荼毒。可以想见,这位夫人必定会放声大哭,一时间荣禧堂里众人竟担心他们可能会错过天幕上说的什么。

谁知片刻后,王夫人处再无半点声响,仿佛她凭空被什么吓住了似的,然后老老实实地在凤姐与鸳鸯的搀扶之下,站起身,立在贾母那张圈椅之后。

各人这时才留意到贾母,只见这位老太太已早非适才那副昏聩模样,此刻正目露精光,双眼一眨不眨地望着天幕,似乎心中正在飞快计算天幕上的可怕预言到底有几分靠谱。

【第三句“三春争及初春景”,文字上没有多少争议,但是句意上有。】

【这句中的“三春”和“初春”可以做两种解释:一种是指的“元迎探惜”四春,指“迎探惜”三春的东床完全无法与“初春”元春相比。】

【另一种的“三春”是时间上的概念, “一春”指的是“一个春秋”,也就是一年的时光。也就是说,元春封妃三年之后,贾家的状态便远不及当初刚刚册封之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