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焚香祭酒(245)

作者:积羽成扇 阅读记录

许久,他走向小黄门:

“我欲拜见陛下。”

小黄门进去禀报。片刻,得到通传。

董承进殿,皇帝刘协正捏着一只扦子,拨弄香炉里的沉灰。

董承跪行向前,泣泪道:

“臣无能,当初就不该召曹操勤王,以至如今这番局面。”

说罢,嚎啕大哭。

皇帝刘协的脸上分不出喜怒之意,只唇角虚浮地勾着,好似带着笑。

他时年十八,身姿高颀,仪容甚美,此时站在宫阙中,龙衮加身,更显气度非凡。

刘协冷眼旁观董承的表演,虚浮的笑意未减,心中却升起了少许厌烦。

“爱卿可是为了吕奉先(吕布)一事,而与司空闹不愉快了?”

“吕将军早年已向陛下尽忠,归顺朝廷。那曹操不知道哪听来的风声,打的哪门子的主意,一口咬定吕将军归而复反,与袁术勾结……连去信询问都不曾,执意攻打徐州。他此举,莫非是为了排除异己,不让吕将军与陛下同心乎?臣恨啊,臣恨自己无能,恨自己看走眼,引狼入室,竟将陛下送进曹操这坛子虎穴……”

说罢,捶胸擂膝,以头抢地,痛哭不止。

刘协放下扦子,缓缓步下台阶,走到董承跟前。

他弯下腰,盯着董承涕泗横流的脸,轻声道:

“董卿,你号丧呢?”

董承的哭号,猛地卡在喉咙口。

半晌,他收了声,惊疑不定地抬头:

“陛下……”

“征讨吕布,乃诛逆之举,何错之有?”

“可是——”

“董卿。”刘协的眸光骤然加深,含着警告,“莫要忘了,我为何封你为侯。”

董承打了个哆嗦,伏身下拜:

“臣为陛下鸣不平尔。”

作者有话要说:[1]8字为历史上曹操对荀彧的评价。

第132章 刘协

刘协眼中掠过一丝讥嘲。

他直起脊背, 居高临下地睨着董承, 挑唇不语。

董承不敢直视圣颜, 静默伏地, 只一会儿, 冷汗便爬满了额头,一粒粒滴落在平滑的木板上。

不知过了多久, 刘协的声音才从顶上传来,仿佛隔着一层屋宇,模糊而飘渺。

“我欲授卿‘车骑将军’之位。再往上, 骠骑将军、大将军也不是不可。但卿今日的所作所为, 着实令朕失望。”

董承不敢吱应, 心潮起起落落, 不断反思今日的这一出到底哪里不对。

“曹司空忠心为国。今日这事, 不可再提, 你可明白?”

董承反复琢磨皇帝的这句话, 左思右想,每个字细细掰开了读, 迟钝的脑瓜子总算捉住了一缕灵光。他再结合皇帝说的前一句,觉得自己确实揣摩到了帝心。

“是承莽撞,明日便去与曹司空赔罪。”

刘协这才有了几分笑意:

“爱卿退下吧。爱卿护送朕东迁的情谊, 朕一直铭记于心。”

董承这才舒了口气,郑重行了一礼,倒脚退出宫殿。

刘协收了笑,径直去了皇后的寝宫。

入殿, 瞧见伏皇后正在机杼。

刘协随意找了处茵席坐下:

“皇后来陪朕歇一歇。”

伏皇后放下织梭,起身行礼,柔顺地坐在刘协身侧。

“何人又惹圣上着恼?”

刘协气道:“董承那头莽夫,如此蠢笨,若非朕身边无可用之人,真想送他告老还乡,去城外犁田。”

提到董承,伏皇后红唇轻抿,显出几分怏怏不乐的模样。

刘协猛地忆起东迁时,董承曾派人在皇后面前放肆,竟当着皇后的面,杀死侍从,抢夺皇后的珍贵缣帛,对董承的嫌恶又增了几分。

他拉过皇后的手,安抚地拍了两拍:“跟着朕……让你受委屈了。”

皇后伏寿,是侍中伏完与长公主安阳之女。若非选入掖庭,成为皇后,她定能寻一高门而嫁,而不是与他一同历经颠沛,日夜提心吊胆地受胁迫之苦。

伏皇后眼眶微红:“陛下,你我之间,本不该说这些。妾并无委屈,只恨自己无法予以陛下任何帮助,心中愧甚。”

伏皇后的父亲既是重官,又是外戚,本来应该是皇帝刘协的最大屏障。

哪知曹操奉天子后,伏完立刻以避嫌之名,献印辞官,领了个闲职,退到后头去了。

刘协别无他法,只好封董承为侯,以做自己手上的刀。

原想着刀就算不称手,好歹能将就着用……却不料这刀主意正得很,竟丝毫不听主人的话。

“你父亲此举,也是为了保护你我。”刘协宽慰自己的皇后,不想她再陷入无谓地自责, “曹操在许都经营已久,左右皆为他的亲信。哪怕伏卿有心迎难而上,也会被曹操忌惮,左支右绌。”

“当真没有别的办法了吗?陛下乃天授之子,为何要……举步维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