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兵戈前传(64)

作者:天阶月 阅读记录

二将齐道“遵令”,打马而回。邓九公似是笑着指哪吒说了句:“既有这般武艺……”后面的却没听清。

两边亲朋早已下台迎接。哪吒下马十分利落,又给他大哥看额间没甚么汗水,随后接过自己的外衣穿上。

天化替他接过枪来,又道:“我们本来应该称贺,只是杨大哥不大乐意,都不敢触他的霉头。”

哪吒笑道:“打得这般不上不下,我也不大乐意。”

我见他缓了这片刻,说话还是有些气促,自然“乐意”不起来。然而细想也不能怪他,只得道:“演武较量只是自己人消遣,替不得战阵厮杀,哪有真打二百回合的?若使到脱力,或有些伤损,却教师叔如何?”

他偏过头看了看我,笑道:“左右杨大哥不爱比武——有你整整齐齐在这里,师叔慌些甚么。”

天化道:“这句话可好,把我们得罪得一个不剩——明天三甲对决,我定要去给爹爹助威了。”

此时师叔刚从邓九公队伍过来,听了他的话道:“方才武成王对我说,这次他不再下场争胜,情愿位列第三。——你好去给杨戬助威了。”

我连忙秉手:“弟子刚换了兵器,待使得圆熟,下次英雄会再比罢。”

哪吒冷着脸道:“我方才打到一百合时,就料到是这么个结果。”

天化这时却难得打个了圆场,对哪吒道:“方才这一场,也尽够了——平日里哪见你有这般耐性。”

“你若肯陪我三百回合,我也一样有耐性。”

此时四周灯火渐次熄灭,师叔催我们赶紧回去用饭歇息。我落在队伍最后,见哪吒回头看我一眼,随即又转身往前走,却比先前慢了许多。

我在心中叹了口气,传音对他道:“你若依我三件事,我便陪你比武——如何比都听你的。”

第35章 番外 每有良朋

金吒

上五龙山之前,我在家中当过五年多的“大公子”。在父亲和他同僚看来,约莫能将李家的“四代簪缨”承袭下去。

——毕竟亲手教我练拳的父亲和请来开蒙的先生都没费过力气。

其实几年后二弟的武艺就强过了我。但上山学道之前,他毕竟只拿得动木剑而已。

我们离家的时机并不好。

母亲已经怀胎三年,遍访名医也没人说出个缘故。

父母也曾到朝歌求医,带了我和二弟同去。朝歌虽然繁华,但不记得哪里有趣。

去拜访神武将军——后来的武成王——的时候,天化还不到两岁(他后来说全不记得),天禄尚在母腹之中。

黄将军拉着我们兄弟称赞不已,又说“教他们看看,咱武将门中也有这般秀气的后生”。贾夫人嗔他说话不合宜,他却道:“刀枪行里只看根骨,不管面相。”又对我说:“将来是要跟你爹爹学画戟么?据我看,倒是使长枪的好。”

后来我的确学过枪,几年后又因修习术法方便改成了双剑。毕竟要在长兵器腾挪之间掐诀,或是虚招惑敌的同时催动法宝,没有那般容易。

——总不能都拿某些人作榜样。

因从小就被教以“将来要去高山跟师父学道”,离家的时候我们倒也没有哭闹太甚。母亲自然一百个放心不下,但她一向顺从父亲,又曾见过师父一面,晓得自己的爱子至少不是被人拐去的,说起来总比贾夫人侥幸——毕竟她直到归了神位,见了道德师叔还不免多有抱怨。

在我之前,五龙山已有三位入室弟子,来历都比我大得多。因师兄们已有些境界,也曾外出游历过,师父每日只消点拨些要义即可——多是我当面听了也不懂的。

师父像开蒙先生教识字一般,花了几个月给我和二弟讲解玄门奥妙,传授入门的吐纳之法。

之后二弟便被普贤师叔接去了九宫山。后来他说那边更清静些,师父一旦闭关,就剩下他和随侍的丹霞日日相对。若是丹霞再下山办事,则只好和吴钩剑说话。

怪不得他长大之后就不太会聊天了。

自我上山开始,接连几年都会在春夏之交被师父奉师祖之命送到玉虚宫。起先说是“听南极师伯讲经”,后来我觉得,大概就是师祖想让我们这些小字辈都瞧瞧杨师兄罢。

毕竟大都从小被父母尊长夸奖聪明过人,总要见到一个聪明过仙的,才知道天外有天。

不过我也不至妄自菲薄——南极师伯教大家三两结队“比试”的时候,无论是跟杨戬对阵,还是和他一起与其他同门周旋,都能发现他也有“破绽”,甚至他自己会事先说与同伴,以便掩护。

虽然……找得出破绽也没什么用,反正我从来不是寻隙突进,被他舍了门户冒险放翻的那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