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35)

细数他的儿子们,居然没一个能达标。

难道这些要求很过分吗?那是大秦保持昌盛的基础要求。

幸而,还有时间去仔细斟酌。

嬴政将发散的思绪扯回来,目光落在了“穿越回到古代”一词上。

后世能制作出堪比神迹的影像,有没有可能也有了控制时间的技术,让人可以在不同时间段来来去去?

不过,瞧水镜的意思回到古代被视作是某种严刑酷法?因此甚少有人回到古时候?

以己度人,嬴政也不想回到殷商,活得肯定没有大秦好。

有没有一种操作,让人不往古代去而向后世去?他真想体验一番。

不管观众的思想放飞到何处,水镜的播放在继续。

【当然了,严密控制人员流动的律令管不了所有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说唐朝,就说秦朝,有个人刺杀了秦始皇之后还顺利逃跑了。】

谁?!

嬴政听到此处,一丝睡意也无。

【根据史料,嬴政至少遇到过四次刺杀。我们都知道的荆轲、高渐离被现场捕获。始皇帝三十一年,嬴政第四次遇刺,在咸阳兰池一带微服私访时遭遇暗杀。刺客被嬴政随行的武士当场反杀。

刺客与主谋皆逃脱的那一次,正是始皇帝二十九年,嬴政的第三次遇刺。

当嬴政途径博浪沙,一把铁锥从天而降,但误中副车。

他没有受伤,可是让行刺者顺利逃脱。后来下令大索天下十日,确定了刺客的身份是张良与一位大力士,却没能将其捉拿归案。

根据司马迁《史记》所记,张良隐姓埋名去了下邳。在那里结识了同样亡命天涯的项伯,即项羽的叔叔。这段情义让刘邦后来遭遇鸿门宴时,得项伯相助逃过一劫。

张良不只交友项伯,也在那里遇上了圯上老人黄石公,得他所传授的《太公兵法》。

一个分水岭出现。张良从刺客身份走向了谋圣之路,他不再是杀人用铁锥,而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至于黄石公究竟是什么人?一本兵法是不是有奇效可以让一个人大彻大悟?历史的魅力在于无法完全弄懂它的真相。

我们能推测的是下邳齐聚的这些人都是反秦分子。

再后来,刘邦得遇张良,又有萧何、韩信相助。历史车轮滚滚而过,秦朝终究化为前尘,一把火烧了咸阳宫的项羽也乌江自刎,时代终是进入大汉天下。

说来,刘邦只比嬴政小了三岁,两人曾经在同一片天空下生活了四十多年。

据《史记》记载,刘邦在咸阳服徭役时远远瞧见过出巡的嬴政,他喟叹“大丈夫当如此也!”

那个时候,秦始皇万万不可能想到在他死后三年大秦就轰然而塌,刘邦恐怕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会问鼎天下。命运,煞是玄妙。】

嬴政刚想满意点头,不愧是他,被刺杀后看出了张良此人的潜质。不料被后面这段话迎头痛击。

不是被当头打了一棒,而是被全方位无死角地乱棍捶打。

刚刚,他的修仙长生梦碎了。

安慰自己没关系,还有时间培养继承人,想来大秦能持续五百年。

没一会儿,第二次暴击就来了。

秦亡了、咸阳宫被烧了、项羽、刘邦是亡秦主力,那些不是发生在他自以为的五百年后,就是在不久之后!

嬴政面色冰冷,紧盯水镜。冷静,他的头脑现在非常冷静。

在这个平平无奇的夜晚,短短一会就经历两次暴击。

水镜这玩意难道还能对他进行三连击,讲出让他暴怒的话来?!

他、不、信!

作者有话说:

“传信”一词,记载于《韩非子·说林上》“田成子去齐,走而之燕,鸥夷子皮负传而从。”陈奇酞作注,“传,信也,以增帛为之,出入关合信。”

唐朝的“过所”资料,参考:《史学月刊》“唐代过所制度略述”,张艳云·著

第18章 第十八章

◎。◎

水镜影像继续:

【说了小吏与百姓使用的“传信”,再来聊聊“符牌”。

如今的常用词「符合」就是从符牌而来。

“符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所用。

它的前身是夏商时期的“牙璋”,以玉雕琢而成的礼器。很明显,这东西不是百姓能用得起的。①

逐渐的,牙璋有了兵符的性能。

到了战国时期,符牌出现,用于调兵遣将的军事信物。

把它制作成“虎”的外形,表达了使用者希望如虎勇猛、战无不胜的心愿,故而又称虎符。

虎符通常是一分为二,半枚由君王持有,半枚由将军持有。

大批调兵时,两者合二为一,以勘验真伪,确定军事行动的命令不是作假。由此诞生「符合」一词。

山海十八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