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余雪+番外(123)

作者:稷馨 阅读记录

李公公正要伸手去扶,却被令和帝一个阴恻恻的目光吓得不敢动弹,只能看着丞相强撑着身子,略微踉跄地站起身,往外走去。

他微微流露出不忍的情绪,还是很快收敛好,弓着腰侍候着令和帝喝水。

令和帝心气不顺地喝了口茶,突然开口问道:“李祥,你觉得丞相是个怎样的人?”

李公公一愣,又讨好地笑了笑:“老奴哪里懂得评判他人呢,只是大家都说,丞相大人谦谦如玉,才华横溢,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

“大家都说……”令和帝低低地重复了一遍,突然嗤笑道:“如今大燕百姓,个个都将他奉为神明了;御史台翰林院的清流一党,悉数以他为首;他的弟子皆在科举中脱颖而出,成为大燕未来的新贵……”

李祥面容微僵,干笑着不敢开口。

“都道薛家把控朝政,可如今薛氏羽翼尽折,剩下的……不都在丞相的手中吗?崔锦之还有什么东西没掌控?军权?可宥儿在兵部任职,京营事务皆由他来处理。”令和帝冰凉的目光看向殿门,自言自语:“原来不知不觉,大燕竟都成了丞相的囊中之物了。”

李公公手都微微颤抖起来,“陛下说笑了……丞相大人向来对陛下都是忠心耿耿呢……”

皇帝目光低垂,显得冷酷无情极了,“或许他从前是真的忠心,可谁又能知道他现在想的是什么呢?薛成益辅佐先帝时,不也一样鞠躬尽瘁吗?可现在呢?还不是渐渐被权势所惑……”

他抬起眼睛,看向一旁差点要跪下的李祥,淡淡一笑:“你说,古往今来,权势过盛、功高盖主的臣子,都是什么样的下场?”

-------------------------------------

崔锦之踏出养心殿的房门,脚下才像卸力一般软了几分,一个小太监及时地扶住了她,面露关切:“丞相大人无事吧?”

她面色微白,摇摇头笑道,“多谢公公。”

那小太监还想要扶着她继续往下走,却被崔锦之拒绝了:“公公还是回养心殿候着吧,若陛下用人,找不到可就麻烦了。”

他微微犹豫一瞬,最终还是放开了手。

崔锦之感受着膝盖时不时传来的疼痛,知道明早起来时一定会乌青一块,她咬紧牙关,终于缓慢地行至宫门处,视线中猝不及防地闯进一个人的身影。

少年长身鹤立于不远处,玄袍窄袖,金冠束发,他逆着春光,轮廓分明的侧脸撒上跃动的碎金,俊美到极致,眼眸黑曜乌沉,像有深渊在中,让人猜不透其中的情绪。

周身更是带着清贵冷冽之气,举手投足间显现出倨傲肃冷的意味。

微风将他的鸦色披风吹起一角,遥遥投射而来的目光,像含着万种情愫,柔和如水地落在崔锦之的身上。

半月未见,她竟然清瘦到了这种地步。

祁宥知道崔锦之生了气,便强忍着不来见她,只是睡在兵部,听着暗卫来报她每日做了什么。

思念就像看似风平浪静的大海,可内里的波涛汹涌早就蔓延过他的四肢百骸,直到此刻见到她,潮水才缓慢地退去,露出微微跳动、尚且鲜活的心脏来。

最终还是祁宥先动了,他修长分明的手划过系带,将身上的披风取了下来,又披到了崔锦之的身上。

披风上还残存着少年的体温,带着暖意簇拥着崔锦之。

她看着祁宥,骨头都泛着酸疼疲乏,一时间喉间干涩无比,张了张口,想说些什么。

“不要说。”祁宥握紧她冰凉的双手,“不要说,老师。我都明白的。”

明白她敢向天下先,明白她一生心血都倾注在这飘摇不定的山河中。

所有的心念,祁宥都懂得,所以不必解释。

只是少年还是想问她:“你后悔吗?”

后悔将一片赤胆忠心交付于令和帝,交付于景王,却换来更深的忌惮猜测。

养心殿中的事情,没有逃过他的耳目,他心中担忧,忍不住想要见她。

祁宥嗓音低沉:“今日尚有用处,便是栋梁柱石,是国之肱股。他日事毕,就是潜谋违逆,乱臣贼子。老师,你后悔过吗?”

崔锦之没有说话,她紧紧地回握着祁宥温暖宽厚的手,像是想从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般,不肯放开。

嘹亮的嘶鸣之声响起,如雷的马蹄声隆隆作响,震得大地都轻颤了起来,霍玉山骑着一匹黑色的骏马,从二人身边疾驰而过,扬起漫天的尘土,很快只留下一道背影。

携裹着劲风呼啸,将崔锦之身上的鸦色披风吹的猎猎作响。

她目光微凝,良久才平缓地开口:“臣从未有过一刻后悔。”

“毕生心愿,不过海清河晏四个字。”她眸色冷寂,眼底深处燃烧殆尽的余烬还带着点点星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