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379)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这次也是一样,甚至这次的祭神事件更恶劣,秦鱼下定决心要在此地用重法,所有的野祭都是禁止的,所有的祭祀野神的庙宇都要推倒,百姓需要信仰,那就信仰最普遍最让大家能接受的一个神。

而云梦的神灵,就是云中君。

云中君是公认的云梦神明,祂在两千年后都还很有地位,所以,秦鱼选中祂作为此地百姓们信仰的神明。

嫣和看着秦鱼的作为,有些担心道:“这里的人看着很不驯服的样子,咱们拆了他们世代祭祀的神庙,他们不会联合起来作妖吧?”

秦鱼则道:“我们带来了足够的人,还都是令行禁止的军卒,如果他们作妖伏击我们

,那就当做盗匪杀掉换军功好了。”

嫣和点头应下,但从这以后,她看秦鱼的眼神就变了,也慢慢的有了距离。

之前,嫣和看秦鱼,还是用以前大姐姐看小弟弟的眼神,带着宠溺和亲昵,现在,她就是用属下看主君的眼神,是敬畏,也是距离。

秦鱼发现了,但他也只是一笑而过,并不在意这些。他原本就是一直在变化的,与以前不同,与别人不同,以后与现在,也是不同的。

秦鱼在这个叫搞血腥祭祀的县城待的时间长了一些,祭祀是一个郑重且漫长的过程,更何况,秦鱼说了要隆重祭祀,那就更不能马虎,而且,在准备祭祀云中君的时候,这个县里的野庙同时都要被推倒拆除。

推倒野庙的时候,自然是遇到百姓们的阻挠的,尤其是越血腥的祭祀受到的阻挠越厉害,都不用秦鱼出面,见过秦鱼一连扔了四个人到河里的县令就带着县里的亭长求盗等卒吏就一拥而上,绑了这些抗拒官署命令的楚人去服苦役去了......

秦鱼对此不置可否。

人葬也才废黜了几年?一直到两千多年后的民国时期,一些传承下来的古老祭祀都还存在呢,更别提现在在山间野地里流行血腥祭祀了,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存在。

推翻总是最困难的,藏在山沟里避世不出的野人秦鱼看不到,也管不着,但只要是他见过的,他听到的,他知道的,是要一定要坚决杜绝这种违背人性自然的恶习的。

秦鱼直接给南郡郡守下令,以后遇到,或者听说哪里有类似的祭祀,一定要该处罚的处罚,该禁止的禁止。秦国是一个有人性的文明国家,绝对不允许这样血腥违背人伦的祭祀存在。

秦鱼将他对待祭祀上的所作作为写成一卷厚厚的帛书给秦王送去,然后就回郢邑了。

娇娇阿姊给他送来的书信,说是春申君黄歇来南郡拜访他,问他可要回去见一见这位楚国的令尹春申君。

秦鱼心道,我来南郡的目的之一,就是钓来这位春申君,自然是要见一见的。

不过,秦鱼晚了几天才回去,因为他要将剩下的南郡土地给巡视完之后,才能绕圈回郢邑。

绕圈到邾县的时候,秦鱼遭遇到了一次刺杀。

嫣和挡在秦鱼的前面,斩杀掉了两个刺客,其余的刺客,都被南孙等兵卫给解决掉了。

越过邾县,再往东,就是楚国了,秦鱼对这次刺杀,并不认为是偶然。

这明显是一次有预谋有准备的刺杀,就是不知道,跟等在郢邑的春申君有没有关系了。!

第134章 刺客

秦鱼巡视南郡,不是骑着马在南郡里跑一遍,看看田地里的庄稼种的怎么样就行了的,他是为了普及医、农知识,让南郡的原先楚人现在的秦人百姓,看到王族的存在,以及将一个鲜明的意识刻进他们的脑海里,那就是,他们都是秦人!

百姓们亲眼看到秦国的王室子孙来田间地头巡视自己国家的领土,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才会有切身的感受:他们的王是嬴姓秦王,他们是秦国的百姓。

换句话说,秦鱼来到南郡,是替秦王巡视疆土,泽被世人的。

秦鱼不仅要巡视田地,还要巡视各地县乡的官场生态是否健康,巡视百姓们是否驯服,是否有饭吃,有衣穿,以及,他们的精神文明生活是什么。

这种巡视行为,在先秦有一个专门的名词来形容,叫做采风。

周天子专设采诗官行走于天下间,为天子耳目,体察自己领地和各地诸侯国的风俗文化,从而使“王者不出户牖,尽知天下所苦。”

说白了,就是从采诗官传来的各地歌谣和民俗中判断当地的诸侯国政治动向的。

比如《诗经》中收录的歌谣,大部分都是采诗官们从各地收录上来的歌谣编纂而成的。

秦鱼此次出行,足足带了两千多人,这两千多人,除了医农墨三家,还有很多年轻的学子,这些学子,儒法阴阳诗歌小说诸子百家兼容并蓄,有单修一家的,也有多家并修的,秦鱼带他们出来,就是采风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