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455)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只不过,这个时代的数学,还处于百家争鸣各自为政没有集合成系统的理论的阶段,物理嘛,连个萌芽都没有呢

。在对数理的研究上,秦鱼只知道墨家比较擅长,其他的,儒家或许也擅长?毕竟荀子后来还有一个小弟子张仓,可就是非常厉害的数学家呢。

但秦鱼跟墨家熟悉啊,他自然是支持墨家将他们的数学物理的理论和应用知识整理成册,然后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教授给更多的学生的。这样,后世提起古代数学、古代物理的时候,就可以从墨家开始,墨家也算是流传后世了。

一开始,墨家可能并没有意会到秦鱼说的“学科”是什么意思,他们只对墨家能再出一门学说感兴趣,但也仅止于此,毕竟有墨子朱玉在前,他们不大看得上所谓的工匠们的学识。

秦国的一些工业发展虽然离不开墨家,但墨家的眼睛,还是放在朝堂上。

他们还是想从君王手中获得权利,然后将自家的学说发扬光大的。

直到秦骑兵从西域带回来了《几l何原理》等其他的一些西方数学著作。

这些数学著作,经过阿瑞斯的手翻译成秦字之后,墨家将之与自己数学知识体系相互印证之后才发现,他们看不上眼的东西,居然是落后给西方蛮的。

墨家看着秦鱼拿着《几l何原理》爱不释手的模样,浓浓的危机感在墨家子弟心中升起,如果安平君不再重视墨家,转而去青睐西方蛮,那他们墨家,不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

不行,写,编,不就是要一套什么数学物理理论吗?要论对数算的研究和对力的应用,墨家自认不会输给任何一家。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滚动轴承在一次次的失败和整合的过程中,最终问世了。

随着滚动轴承问世的,还有一本数学和物理结合在一起的唯物著作《理说》,秦鱼翻阅过,里面记录的理论很零散,有的自成系统,有的一笔带过,但总归,这样一本数理理论是有了。

其实《九章算术》现在就已经有人在编纂了,秦国的私府里面就有这么一本,秦鱼还曾经翻阅过,只能说,现在秦鱼看到的《九章算术》版本,和经过各位数学大拿增补修订最终成本的完全不一样。

如果《九章算术》偏向于应用,那么这本新出现的《理说》,就真的全部都是理论学说了。

《理说》并没有被束之高阁,而是发放到各大学室

和学宫里去让弟子们学习,并且,秦鱼还设下了悬赏令,有能增添修订《理说》里面的内容的,赏金百两。

嗯,这招是不是很有吕不韦悬赏《吕氏春秋》的味道了?没错,秦鱼就是跟历史上的吕不韦学的哈哈。

这本理论学说也就秦鱼将之当做宝贝,并没有引起秦王和相邦范雎等臣子们的重视,秦王看重的是滚动轴承带来的便利,这意味着,他的君王车架可以造的更大,可以造的更平稳,秦国的战车,便是跑的再快,也都不会散架了。

秦王给墨家巨子升了爵位,赏赐了更多的财物,然后就是让墨家打造更多的战车出来,他有用。

上党山岭遍布,地形崎岖,没有战车发挥威力的机会,此时在河南平原作战,秦国的新式战车,就在与魏楚联军交战的战场上第一次亮相了。

只见秦军驾驶的战车两侧车轮上安装分别安装了一只延伸出来的木轴,木轴的间端是一个直径一尺的转轮,转轮是由十二片锋利的扭曲刀片组成的,随着战车车轮的转动,刀片也随着车轴转动起来,因为有滚珠轴承相连接,这个刀片转轮既稳又利,迎面冲上敌军阵营,稍被带上一下,就是一片的血肉模糊。

每一辆快速行驶灵活转向的战车,就是一台现实版的大型绞肉机。

秦军卒驾驶着这样的绞肉机战车,在敌军的徒兵阵营里左突右冲,一开始为敌军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和慌乱,等冲击过一轮之后,双方重组阵型,敌军军卒们又不是傻的,直愣愣的就往刀片上撞,他们远远的见到秦军的战车就开始不由自主的躲避,其结果就是,敌军重新结成的阵型还未前进,就开始散乱开来,完全不成阵型。

秦楚这边的将领也不是傻的,秦军战车厉害,他们就以多换一,利用己方战车去与对方对冲,牵制,虽然消耗非常大,几l乎得用己方三辆战车才能将秦军的战车包围相撞,让其失去行动能力,但好歹己方的徒兵保住了。

但也不尽然,秦军还有骑兵。

如果战车对骑兵,绝对是骑兵吃亏,因为这个时候军卒手中持的戈矛,有一个作用就是专勾马脖子的,只要让锋利的戈矛勾住马脖子,不说马头保不保的住,马匹倒地是肯定的,马匹在战场上倒地,骑兵成为徒兵,周围敌军刀剑戈矛一拥而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