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456)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骑兵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

但秦国的骑兵有马镫,马脖子上还覆盖有坚硬的铠甲,敌军的战车又基本上都已经被消耗在围攻秦国战车上了,所以接下来魏楚将领看到的战场就是,秦国的骑兵拿着马刀来回冲刺己方好不容易才集结起来的徒兵阵形,一队成建制的骑兵,就可以像切豆腐似的,将己方的徒兵切割成好几l块,然后秦军徒兵就紧跟而上,将这些被切割的徒兵包围、击杀。

己方徒兵根本连跑都跑不出来。

骑兵对徒兵,简直就是碾压式的降维打击。联军将领为了不全军覆没,无法,只好鸣金收兵,纷纷向自己国家请求援军支援。

第一次秦军对魏楚联军的正面交锋,以联军损失惨重,秦军胜利告终。

战报传到河内的时候,秦鱼根本就高兴不起来。

此次秦军二十万大军,魏楚联军战死五万,秦军战死只有不到五千,全靠兵甲坚实之功,人员方面,可以算作没有损耗。

但这一点都不值得高兴。

有将近三万多敌军都是死在新式战车的冲锋之下,两万敌军死在秦骑兵刀下,这种一方倒的屠杀似的攻战,对敌军非常的不公平。

但你在战争上面说公平,这难道不可笑吗?

战争本质上是对领土主权和资源的争夺战,这根本就没有公平可言。

秦鱼只希望魏楚两国在见识到了秦国的兵工之利之利后,不要再上赶着来送死,如果魏楚能和谈,那可就太好了。

只可惜,秦鱼想跟魏国和楚国和谈,魏国和楚国可不想和秦军和谈。

魏国增兵了,楚国,已经没有余力增兵。!

第155章 蒙嫣和(霸王+1+2)

谁说要回家、

做什么要回家?

穰地了。”

的,几乎不会骑马。

。”

但那又如何呢?

更有意义的吗?

蒙嫣和:“诺!”

好损的一张嘴!

第156章 强大

黄歇请求蒙嫣和退兵。

蒙嫣和就问楚国为什么要去攻打秦国,毕竟秦国并没有侵犯楚国的土地。

黄歇说秦国无故攻打了魏国,取得了魏国的河内之地,是不义之师。

蒙嫣和就问如果秦国攻打魏国是不义之师,那么赵国为盗一伸手就轻易摘取了秦国之熟果(上党),楚国怎么没来帮秦国讨回公道呢?

难道在楚人眼中,盗贼赵国盗取秦国的战果就是仁义的吗?

你黄歇不是以仁师自居吗?来来来,咱们就一起辩论一下楚国到底是在助纣为虐还是彰显正义......

春秋战国混战四百多年,如果春秋时期战争还会遵循周礼,不打无义无礼之战,那么到了战国时期,就是纯粹为了灭国亡种打统一战了。

黄歇在蒙嫣和面前大谈“仁义”二字,根本原因就是想用这两个字绑架身为女性的蒙嫣和,他认为蒙嫣和能为将,靠的还是他父亲蒙骜的荫蔽,其实她本人,可能都没读过几本兵书。

他虽然想不明白秦王是疯魔了还是癫狂居然任用一个女子为将,难道是秦国没有男人了吗?但并不妨碍他用自以为高明的礼和高人一等的视角来俯视她:你听的明白本君说的话吗?你懂战争么?你知道打仗到底是为了什么吗?你个女人,还是回后院管理奴仆生儿L育女去吧!

蒙嫣和既然敢接收秦王的册封,敢坐在这个位子上,她就已经对这种“蔑视”做足了心理上的准备。而且,她不仅有心理准备,她还配备了学识上足够的底蕴。

行啊,你不是要跟我讲仁义吗?

来啊,咱们就讲一讲楚国的仁义。

楚国的霸主楚庄王曾经提出武有七德,春申君,你知道是哪七德吗?

禁暴、戢(ji)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

你楚国出兵攻打我秦国河内,到底符合这七德当中的哪一德呢?

禁暴,是制止暴力的意思。戢兵,是防止战争的意思。魏国、楚国联军主动攻打秦国,主动挑起战争,扰乱我河内百姓的安定生活秩序,是在禁止暴力吗?是防止战争吗?不是在主动攻战,施暴他国百姓吗?

保大,保障强大的意思。定功,巩固

胜利的意思。这两条,就更无从说起了,秦国并没有攻打楚国啊,你楚国迫不及待的出兵,是不是太看得起自己,自己向秦国找存在感来了?

至于安民、和众、丰财,稳定社会、团结人民、发展经济,那就更不沾边了,楚国发动十万大军,让楚国的百姓家中父母没有了儿L子、妻子没有了丈夫、孩子没有了父亲,楚国的田地里一片荒芜,无人耕种,百姓凄苦,经济凋落,庶人怨言载道......

这就是楚国的仁义之师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