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457)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春申君,如果这就是你口中楚国的仁义之师,那不得不说,你这是将书读窄了啊,你要是将此番话说给平原君、信陵君、安平君这些当世公子们听,怕不是要遭到取笑?

黄歇:老子这话是说给你个女娘听的,跟当世公子们交谈,本君聪明着呢!

黄歇被秀了一脸楚庄王的用兵思想,颇有些瞠目结舌一言难尽。

楚庄王争霸时代,离现在都多少年了?

至少百五十年了,时代变迁,秦国都已经走出函谷关争霸天下了,那个时候,和现在还一样吗?

你个女娘偷换概念,忒胡搅蛮缠。

轻敌,兵之大忌。

从进门认出蒙嫣和的那一瞬间,黄歇其实就已经在此次出使秦军营的谈判中落于下风了。

对黄歇退兵的请求,蒙嫣和都没用她手底下的辨士,自己或三言两语简短批判,或长篇大论引经据典的正反向论证,都能信手拈来,充分展示自己深且广的学识。

在她还十来岁的年纪,就能在秦鱼初为栎阳令的堂议上与法家弟子辩论如何判决民案而不落下风,如今她修兵尽十年,一朝用处,已见效果。

春申君黄歇铩羽而归。

蒙嫣和铁了心的不退兵,黄歇无法,只能启程去见蒙骜,企图说服蒙骜这个主将退兵,这样蒙嫣和所带领的一万先锋军就不得不撤军了。

蒙骜只丢给黄歇一句话:“我秦国此次攻楚,乃是为我秦国河内讨公道来了,如果楚国不从河内撤兵,我秦国五万大军,将会兵临郢陈,我秦国,就是战死最后一个兵卒,也要与楚国一较高下。”

蒙嫣和作为女儿L还能具有君子风范和风细雨绵里藏针的与你辩论一番,到了老子蒙骜这

里,言简意赅,直接放言威胁,不服就打,秦国何曾怕过你楚国吗?!

治理国家是一个过程。

秦鱼在秦国经营十年,如今才能有底气同时与三国开战,为了拉拢齐国,还不得不交出去诸如烧瓷、烧琉璃、水磨纺织等技术机密。

黄歇成为楚国的令尹才几年?楚国在他手里,能维持稳定不下滑已经算他执政成功了,此时的楚国,除了联合其他国家打打擦边球,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力气来与秦国硬刚。

而且,在国都附近开战,若是打赢了还好说,若是打输了,难道楚国要再一次迁都吗?

黄歇是不想认怂的,他在秦国的时候,已经认过一回怂了,但形势逼人,逼的他左右摇摆,在从河内撤军和不撤军之间犹豫不定。

黄歇将楚国现在的处境一言一语的都说给楚王听,楚王只思考了一瞬,就决定退兵。

他原本就不想与秦国打,历史上楚王发兵十万与魏国联军去解赵国邯郸之围,是因为发生了“毛遂自荐”的故事,平原君赵胜的门客毛遂拔剑走向楚王以“血溅五步”为要挟逼迫楚王,楚王才不得不出兵的。

现在的楚王仍旧是不想出兵攻秦的,是因为令尹黄歇掌管着楚国的军政大权,是黄歇在他耳边一直说三国合纵抗秦他才答应出兵的,如今眼见秦军势不可挡,当然要撤兵保存实力了。

但楚王有一个要求:“秦军要先退兵至汝水入淮之处,楚国才会发王令召回楚国大军。”他是怕秦国反悔。

还不等楚使从秦军营那里得到答复,魏楚联军兵败的消息就传回郢陈,传消息回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此次楚军大将景阳的庶弟景淬。

景淬详细描述了秦国在战场上可怕的战斗力,楚国十万大军损失惨重,需要楚国派遣援军去支援。

支援?

楚国拿什么去支援?!

如今楚国所有的军队,无论是已经驻扎在国都之外的,还是正在向国都赶来的路上的,楚军现在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保卫国都不被秦军攻破,楚国哪有多余的军队去支援河内?

就是有,楚王也不想再继续派兵支援了。

楚王都没有去看黄歇,更不要蒙骜退至淮水再撤军河内了,他直接对景淬下令道:“撤军

!楚国将不会再向河内战场增发一兵一卒,让景阳即可带军回楚!”

景淬被楚王的激烈表现惊的楞了一下,才领命而去。

景姓氏楚国的大姓,在王宫中不缺少拥护者和交好的宫侍,所以,还没等他走出楚王宫,景淬就明了了近期楚国发生的大事。

蒙嫣和那女人,竟然带着越人攻打到上蔡了!

去年南越叛乱,楚王让景氏出兵南下平叛,恰巧就是景淬领军去的,他领兵来到大江北岸大半年,连一次正经的正面交锋都没打过一次,尽跟蒙嫣和那女人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了。

景淬最后没有耐心,又见这些越人人少,不敢北上,自觉不会对楚国腹地产生多大的影响,就随便砍了几个人头,虚报了军功数目,领兵回自家封地去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