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458)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可是现在,蒙嫣和竟然带着这些越人和秦军会和,一同打到楚国腹地逼近王都来了,景淬心中害怕,他怕楚王发现秦军中的越人军队,治他谎报“已经平叛越人”的军情之罪,便迅速带着王令朝河内出发,给大将景阳回复王令之后,就找了个理由离开军营,逃亡去了。

等蒙骜收到楚国已经退兵河内的消息之后,蒙骜也不再恋战,信守承诺,带着五万大军撤回了秦国境内。

楚国撤军,魏国增兵了。

魏楚联军战败,联军暂撤军十里,分别向各自国家送信请求支援。

魏国距离近,魏国最先的得到战报。

魏王大惊,召来信陵君问计,如今要该如何是好。

魏无忌请求亲自出战,将秦军先赶回大河以北的河内,然后再和赵军取得联系,再谋下一步攻秦计划。

就是这个时候,魏无忌的门客匆匆来报,说是蒙骜领军五万,已经陈兵上蔡,威逼楚国的国都郢陈了。

魏无忌知道,楚国联军不可靠了,说不定楚王会撤回楚军,他加紧了增兵的进度,一定要赶在楚王撤军的王令到达之前,带着援军进发河内。

他怕若是晚了一步,等魏王听到楚国撤军的消息之后,觉着孤立无援,连援军都不增派了,若是如此,秦国岂不是会得寸进尺,继续攻打魏国的土地?

魏国增兵虽快,但其结果并不如意,因为等魏无忌带领援军到达桂陵的时候,遭遇了从

陶郡而来的两万秦骑军突袭。

秦骑兵冲破了援军的队形,其中以一位年轻小将最为勇猛,打马持枪跑过魏无忌的战车的时候,一枪差点扫掉魏无忌头上的盔甲,着实险象环生。

因为魏无忌带领的援军足有十万,秦骑兵却只有两万,双方军队人数悬殊,所以秦骑兵只是打了一场突袭骚扰战之后,就骑着马一溜烟的跑了。

魏无忌手下的门客之一给魏无忌谏言道:“秦骑兵如此迅捷来去如风,目的不是杀敌,而是疲敌。”

魏无忌忙问计:“这可如何是好?”

疲敌,就是让敌人不得安生,不能好好休息,无限度的丧失战斗力。

他带领的这十万大军,若是等到战场的时候是一支疲劳不堪的军队,又如何增援攻秦的大军呢?

对如何解决秦骑兵时不时的骚扰,魏无忌的门客们也无计可施,有的甚至感慨:“若是有赵骑兵在此就好了,赵国骑兵强大到能打败北方的匈奴,和秦骑兵对上,或许有一战之力。”

魏无忌只能叹道:“只希望赵军能尽快出兵吧。”

魏无忌自然是知道赵国没有出兵的,但他只是以为赵国在经历的长平之战之后,征兵艰难,才会到现在都没有出兵与联军南北夹击攻秦的,但实际上,魏无忌不知道,此时的赵国,即使还有兵力,恐怕也不能投放到秦、魏、楚战场了。

因为,北方的秦军,联合匈奴扣关了。

所谓的合纵连横,就是有利益的时候联合,没利益的时候攻伐。

既然秦、魏、楚三国征战已经打响了,那么北面的秦军也不再撵着匈奴跑,而是主动找到匈奴王的王帐,以提供盐和一定数量的铁锅作为连横诚意,一起去攻打赵国的雁门关。

匈奴提出将铁锅换成马镫,否则就不和秦军连横。

图:......这匈奴王还挺有眼光,知道什么才是对他们最有利的,好在,完廪将军给的下限就是一定数量的马镫,是他自己将原本的马镫,换为了铁锅而已。

图故作挣扎的考虑了许久,才提出秦国只能给匈奴骑兵两千马镫,再多就没有了。

匈奴王还想据理力争想要更多的马镫,两千够做什么的?他的卫队都武装不起来呢,但图在这方面

非常硬气,表示即便不连横匈奴,秦骑兵也不怕攻不破雁门关,之所以来找匈奴王结盟,只是秦国不想腹背受敌而已。

但如果匈奴王不同意,想要在秦军攻打雁门的时候从背面攻打秦军,秦军也不怕两面作战。

秦军同时与赵军和匈奴作战,不过是损失多一些,等秦国攻破赵国,一定会抽出余力来反攻匈奴。

以前秦骑兵与匈奴交战,多以驱赶占领放牧的地盘为主,若是秦骑兵打算和匈奴正式开战,那可就是不死不休了!

匈奴王受到了威胁。

匈奴王很愤怒。

匈奴王最后不得不答应了秦国的连横。

原因很简单,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匈奴跟赵国有感情吗?

如果有的话,那也是你杀我我杀你的死仇,匈奴为什么要趁着秦国攻赵的时候去攻打秦国?

这不是帮助赵国吗,匈奴王脑袋被马蹄子踢了才会做这样的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