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693)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但在灭掉东夷越之前,他还得先去东夷越的邻居东瓯越和闽越去一趟。

若只是领兵作战,秦鱼并不是非得要亲自走这一趟不可,实际上,若论领兵打仗,秦鱼几乎就是个累赘。

但他有必须亲自走一趟的必要。

拜秦鱼十年如一日的开发南越之地所赐,南面沿海东瓯越(温州一带)和闽越(福州一带)这几年也是迅速壮大,人口和粮草囤积都有稳定的增长,东夷君对秦国用兵,除了北面联合楚国之外,南面他还联络了东瓯越和闽越为友军,共同攻秦。

南越这块地,从一开始扬的就是安平侯的名声,因为正是有了安平侯,才有了洞庭郡,才有了长江水道,才有了海船,才有了数不清见都没见过的粮食瓜果牲畜布帛,在这里,什么秦王、东夷君、楚王的都不好使,这里的百姓和豪族们认的是安平侯。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望十年用于一朝,为了能尽量减少秦国出兵作战的损失,现在,就是秦鱼要发挥自己安平侯名声作用的时候了。

他要说服东瓯越和闽越归秦,切断东夷君的援军,彻底占领东夷越,让东夷君领兵孤悬于外,无路可归。

能顺利结盟最好,若是不能,秦鱼就只好支持当地豪族、部落酋长自立,平掉东瓯君和闽君,暂时先将这两地势力打散,等日后空出手来再来收拾了。

落日西斜,秦鱼一行暂时在会稽山脚稍作修整,起灶做饭支撑帐篷这样的活用不上他,他就登高望远,站在小山头上遥望远处的城池聚落和农田。

民居里有炊烟升起,农田里秧苗却是插的稀稀落落的,大半地方都是空的。

秦鱼叹道:“可惜了,战争害人啊。”

吴燂作为南方人,见惯了一年四季都是满满当当的稻田,见到如此“荒凉”景象,不免愤愤:“都怪那个东夷君横征暴敛,杀鸡取卵,让庶民们都要活不下去了。”

庶民们活不下去倒不至于,但用“杀鸡取卵”这个词来评价东夷君,却是恰如其分。

秦鱼:“希望东瓯君和闽君能配合些,不要再多生事端。”

南孙:“或许他们会狮子大开口,让君上允诺给他们更多的好处,比如送给他们海船、截留海货等。”

吴燂抚摸着剑柄,杀气腾腾道:“不如我去取了东瓯君和闽君的人头,一了百了。”

秦鱼摇头道:“东瓯越和闽越都是部落酋长制,东瓯君和闽君只不过是这两个地方部落最大的首领罢了,杀了他们两个,会有其他人顶替上来,杀是杀不完的。”

吴燂:“那要怎么办?难道真要让他们得寸进尺?”

秦鱼:“自然不是。我来之前,大王给了我封君权,到了这两地,我会聚集他们那里所有的酋长来谈话,让他们归顺秦国,如果如我们所料,东瓯君和闽君不配合,那你就当场杀掉这两个人,然后我会当场封君,让他们自己乱斗,谁胜出谁就是新的封君。”

吴燂:“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是《晏子春秋》中的一则典故,是春秋时候晏子给齐景公出的一个主意,仅仅用了两个桃子酒除掉了齐国三位功高震主的勇士的故事。

众所周知,秦国封君的含金量可不是楚国、齐国这些国家的封君们能比的,秦国治下土地又非常富有,只封君中的食邑纳税这一项,就让人眼馋的滴血。

秦鱼以此为饵,不愁这些越人部落的豪强和首领们不心动。

而且,在还是奴隶社会的越人部落,最大的部落首领死了,他们原本就要角逐出新的首领的,新的首领还有秦国的封君可以做,谁不想要?

秦鱼:“这是最坏的打算,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时间,能不走这一步最好。”

南孙:“希望如君上所愿。”

事实就是,这世上的事,从来都是向最坏处发展的。

东瓯君和闽君自认他们这里地处偏远,秦国国土集中在关中、巴蜀地区,秦国要想经营海上贸易,还得靠他们这些东面沿海的越人们保驾护航,若是他们一个不高兴,秦国就算在这里损兵折将,那也拿他们这些越人没办法。

瞧瞧吧,东夷君还不是说闹就闹起来了?东夷君还有秦国的丽君做妻子呢,他们可是什么都没有的。

仅仅这次他们联合从秦国海船上和港口里截留下的货物珍宝,他们子孙几代都享用不完,这还只是秦国海上商贸的九牛一毛,他们都不敢想象以后能从秦国这个庞然大物上获得多少好处。

他们是很敬重安平侯啦,不过他们这里贫穷的很,想来仁慈的安平侯是不会苛责他们这些小小要求的。

秦鱼当场就笑了,谁说这些蛮夷之地的蛮夷们缺少礼仪教化的?论无耻,这道德绑架用的不是很顺溜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