懋嫔宋氏的演艺人生(157)

作者:喵星的哈士奇 阅读记录

换窗子的时间还特意选在了宋莹午睡的时候——她现在睡得沉,多大的动静都吵不醒。

等到宋莹睡醒,想要去书房画几张猫狗图消遣的时候,便看到了新的窗户。

宋莹刚踏进书房时,便觉得今日的光线有些奇怪,不仅明亮了许多,竟还添了些许彩色。等她转过头,就发现了端倪:以往厚重、不怎么透光的冬季窗纱,已经换成了某种薄透的彩色物质。

宋莹走上前,伸出食指,轻轻点了点那层“窗户”,惊讶地说:“硬的?!”

这宫里一般都用一种称作“纱”的绸缎糊窗户。尽管在将纱钉到窗框上前,会做一些硬化、涂油的处理,但那毕竟仍是一种布料,再硬挺,触手也是有轻微的回弹的。

而新的窗户,居然完全是硬的——更确切地说,是“脆”的。

那拉嬷嬷走上前一步,替她解惑:“回宋主子,这是明瓦。”

“明瓦?”

“就是蚌的壳,被匠人们一片片地磨薄,直至透光却不破,便可拿来糊窗户了。”

宋莹忍不住惊叹“古人”智慧的伟大:“居然能想出这种法子,当真是厉害。而且这光,居然还是彩色的!”

“这个奴才也不懂,大约是蚌壳的种类有所不同吧。”

宋莹点头同意,用手指在明瓦上,从上往下地轻轻划过:“居然连拼接的痕迹都找不到,真真是巧夺天工了。”

那拉嬷嬷笑道:“能得主子一句夸,就不枉费这东西被造出来了。”

宋莹转过身:“嬷嬷怎么想到要换窗户?而且居然弄到了这么好的东西!”

那拉嬷嬷恭敬地倾身:“为主子分忧,是奴才的本分。奴才这几天,看主子在屋里待得实在是憋闷,但是又不能出屋,便想着,主子若是能透过窗户,看看外面的天空和院子,也是好的。”

宋莹听完她的话,重新转身面向窗户,弯下膝盖抬起头,视线透过窗户的上沿,果然能看见外面的屋檐,和经过明瓦遮盖,显得异常多彩的蓝天。

这明瓦虽然不是完全透明的,但也比窗纱好多了。冬季的窗纱非常厚重,通透度极差。窗外路过个人,也只能看到那人落在窗户上的影子,再不会像明瓦这样,还能隐约看到人脸呢!

宋莹就看到了窗外的小郑子,正在低头扯自己的荷包络子。

那拉嬷嬷看宋莹的笑容都遮不住了,这才终于放了心。她担心宋莹蹲久了腿疼,便示意朱砂,两人合力将椅子搬到了宋莹身后。

宋莹坐下,脚踩朱砂递过来的熏笼,捏着平时放在椅子上、用兔皮做成的兔子玩具,说道:“这明瓦的窗户,不好弄吧?”

那拉嬷嬷回道:“若从工艺的角度来说,确实不易得,毕竟是用手一片一片磨出来的。但是主子您应该也清楚,这宫里的珍贵物件,能不能得到,看得也从来不是工艺是否复杂。”

宋莹笑笑不语。

那拉嬷嬷继续说道:“这窗子是陈福派人送来的,他说四阿哥也很是喜欢,还赏了老半天。不过四阿哥并不打算给所里的窗户都换上。”

是这个理。给宋莹换,是因为她需要,其他人却没这个必要——大家又不会在阿哥所里住一辈子,何必费那个心思呢。

宋莹突然想到一事:“嬷嬷,宫里有玻璃窗户吗?我进宫前听说,玻璃窗户极其透亮,是真的能透过去看清楚人脸的。听说,还很保暖。”

那拉嬷嬷点头:“玻璃窗户也是有的,只是用的地方不多。乾清宫、慈宁宫还有延禧宫,有几个屋子的窗户就是玻璃的。奴才有幸,曾去过一次慈宁宫,看到过玻璃窗户,确实透亮。只是从外面看向屋里,真真是一览无余,连屋里人在做什么都看得一清二楚。若用上玻璃窗户,少不得要在窗前加一道炕屏,那样一来,光就又被挡住了,怕是还不如明瓦的窗户透亮。”

“至于玻璃窗户是否更保暖,因当日奴才并未进到那间屋子,倒不是很清楚。如今的玻璃,大多是外国的商人通过船只,漂洋过海运过来卖的。那东西极易碎,所以价格奇高,且常常有价无市,内务府也买不到多少。即便透光保暖,也不是每个主子都能供应得了的。”

宋莹不免唏嘘:可惜了,肥皂、玻璃、水泥这穿越者的三大法宝,她这辈子是别想苏出来了。

这天,小郑子不知从哪里折来了一支迎春花,小心地捧着献给了宋莹。

宋莹看到这花,才意识到春天已经来了。这么一想,便觉得屋里更待不住了。

那拉嬷嬷亲自出门转了一圈后回来,让朱砂给宋莹找出一件薄斗篷:“主子闷坏了吧,奴才扶您出去转转。老话讲春捂秋冻,您还是穿得厚实点才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