懋嫔宋氏的演艺人生(5)

作者:喵星的哈士奇 阅读记录

宋莹紧张起来:“这话是怎么说的?”

宋老爷解释道:“原先是打算把你调到永和宫做个二等针线宫女,内务府的关系都走完了,敬事房那边就等着你中选之后记档。德主子是再仁慈不过的,在她手下当差既轻松又便利,且离你姐姐当差的延禧宫也近,你们姐俩在宫里也能互相照顾。然如今你落水,身体还得休养一段时间,主子宫里缺人使,再不会等你的。”

这可真是,人生处处是意外呀。宋莹此刻内心直呼MMP。

想来原主本来的人生路线,是选秀后被家里安排到德妃宫里做宫女。后来大约是得了德妃的眼缘,就被德妃赐给了四阿哥做侍妾。

因此原主觉得只要自己这次选秀不中,就可以打破原来的命数了。

然而意外之所以是意外,就是它永远都不会按照人们原本的计划走。

宋滢虽然仍旧在此次中选,但是因为落水不能按时入宫,原定的差事就变了。而做不成永和宫的宫女,还想要在皇宫3000多名宫女中脱颖而出被指给四阿哥做侍妾,这可比登天还难。

原主如果落水之后活了下来,顺理成章就改命了。然而她死了,宋莹接了盘。

但问题是,宋莹得去做四阿哥的侍妾呀!

因为宋莹所熟知的一切关于懋嫔宋氏的信息,都是基于她是雍正第一个女人的基础之上的。若是不做侍妾,那她之后还怎么演?

这不就等于剧本没了,然后让演员自己发挥?她可没这个本事。

宋莹想了想,对宋老爷说:“自然是没有让主子等奴才的道理。只是,姐姐已经进宫四年,再有一年就可请恩典出宫归家。若是我俩离得远了,怕是未来几年都不得相见。这差事还是请爹多多费心,哪怕是去主子娘娘宫里做个三等宫女也行。”

宋老爷点点头:“等明天述职之后,我问问郎中后再做打算。你安心养好身子,总不能拖着病体去伺候主子。”

待宋老爷和宋太太离开后,小惠服侍宋莹洗脸。

宋莹仔细回顾自己刚刚的应对——拍完的戏,必须看回看。

从二老的反应来看,自己的表现还算不错。不仅表了忠心,也充分暗示了自己身体还未好全,需要更长时间的休养。

且既然原定的差事已经没了,想来短期内她是不会进宫了。

接下来她只需要安心养病即可。

新的差事也不用着急。虽然她表达了自己甘愿做三等宫女,但是宋老爷是绝对不会让女儿进宫扫地的。

清朝的宫女虽然没有明确的品级,但在差事上会分个三六九等。

小选的宫女虽都是出自上三旗包衣,但是包衣跟包衣也是有区别的。像宋家这样,父兄都在内务府任官职的,家里的女儿进宫之后往往只是做些端茶倒水、刺绣女工的轻省活计。

而且做个五年,就可以跟主子求个恩典,放宫女出宫嫁人。

宋老爷在内务府会计司任职,主管太监宫女的选拔工作,选出来的人再交给敬事房统一管理。因此他日常与敬事房的几位管事来往很是密切,给女儿调个好职位再容易不过。

宋莹的姐姐宋淇,就是这么被送进惠妃的延禧宫的。

而像她们这样有“家世”的包衣女子,因为规矩学的好,是最容易被看中去给皇亲国戚做侍妾的。

比起普通旗人家庭的宫女,她们日后也更容易“升职”:没背景的那些包衣女子即便被皇帝临幸,最多也就是个官女子,连答应都当不成的。

眼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德妃。

第3章 进宫?进攻!

又过了大半个月,宋老爷拿了名帖请太医给宋莹看诊。这次检查完,若是没有大大问题,宋莹就得进宫当差了。

太医摸着脉,迟疑了很久,对着宋太太说道:“我记得小姐半个月前落水的时候,正是信期?”

宋太太心里咯噔一下,向奶嬷嬷确认,奶嬷嬷连忙点头。

太医接着说:“太太当知晓,我擅长的是伤寒科,治疗风邪入体很是拿手。从脉象来看,小姐的风寒已是大好,但最好还是请妇人科的大夫来把把脉——太医院的刘御医很是擅长妇人科。”

太医话未说尽,但众人已然明白。

隔天又请了刘御医来看诊。

御医把了好半天的脉,问道:“小姐最近是否手脚发寒,下腹偶有坠痛?”

宋莹点点头。

刘御医继续说道:“小姐信期落水,胞宫受寒,所以才有此症状,以后只怕月事会难过一些。”

宋太太赶紧问:“于孕事上可有碍?”

刘御医答道:“最近几年怕是不易有孕。但好在小姐年纪尚小,好生保养一番,长大后必是无碍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