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文工团(196)

作者:天籁星璇 阅读记录

坐上大巴车以后,宋知时最后回望了一眼市医院。

见他若有所思,顾淮关切地问:“怎么了?”

宋知时自嘲道:“不知道这两年是不是犯太岁,感觉老往医院跑。”

顾淮目光微凝,忍不住把手覆盖到了宋知时的手上。宋知时烫手般地一抽,随即又故作镇定地放回去,由着顾淮把他整个手都握了进去。

他说:“不会的,以后我们会一直平安的。”

第89章 五一(一)

1974年4月26日,由李逢春、朱芳婕带队,文工团所有演员踏上了前往比赛地之路。

这次五一比赛是四省汇演,地点就在四省中央,就是兰州军区大本营甘省兰州市。

宋知时他们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直到骨头都酸软了,才到达兰州。

兰州,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公元前86年,因在此发掘出“金子”故取名为“金城”,又意“金城汤池”。隋朝时期,隋文帝改金城郡为兰州,这就是“兰州”这个名字的由来。

七十年代的兰州城还十分荒僻,经济交通都不发达,但兰州向北是几个古代边陲重镇,因此这里少数民族众多,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交汇之处,塞外风情十分浓郁,是个十分具有魅力的古城。

因为这次五一比赛,本来偏远僻静的兰州城一夜之间变得热闹非凡。

真正踏上兰州这片土地的时候,文工团所有人都蔫了。

她们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坐那么久的火车,从下火车到招待所,这一路上不是头晕目眩就是呕吐不止。

朱芳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从没有带队出省演出的经验,也就忽略了长途跋涉和水土不服对演员们造成的影响。

而5月1日就是初赛的日子,留给她们的时间不多了。

这一夜很多人都没睡好。

第二天一早,宋知时艰难地从床上爬了起来,连日来的辛苦练习,他都撑过来了,没道理比赛前两天反而跳不动了。

李逢春难得大方了一回,向当地老乡收购了几十个鸡蛋,一人发了一个补充营养,女孩子额外还能喝到一碗糖水,这可算得上不错的营养品了。

早餐过后,一行人来到兰州最大的歌舞剧院。

她们前面早就是人山人海,其中还有不少穿着军装的年轻人来回走动,让众人艳羡不已。

宋知时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次初赛的政府团体,军方团体和民间团体共计有四十五组人,所有节目加起来更是有上百个之多,出发早的队伍十天前就到兰州城了。

这时,剧院上方的大喇叭开始播报:“所有团队请注意!所有团队请注意!剧院营业时间时间有限,每个团只有半个小时的彩排时间,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都一样,都一样!”

才半个小时?!

此言一出可算是惹了众怒,所有人纷纷开始抱怨。但眼睛瞄到一旁持枪维持纪律的解放军们,大家又不甘地把抱怨声咽了回去。

何皎皎闻言小声地哀怨道:“怎么才半个小时啊,咱们一支舞都不止半个小时。”

可他们不但只有半小时的时间,还得平均分给团里的三个节目。

褚旭英率先开口道:“我们合唱时间短,给我们五分钟就行了。”

张队长不在,她作为年轻的小干部,凡事都是一马当先。

紧接着李明惠也表态:“我们也是,本来也不抱什么太大希望,给我们十分钟把高潮部分练习一下就行。”

这是想把排练时间都让给舞蹈队的同志们。

舞蹈队众人感动的同时,感觉身上的担子又重了些。她们现在可是肩负着整个团的期望啊,万一跳砸了,她们自己第一个不会原谅自己……

大喇叭又开始宣布了:“为了保证交通的通畅,每个团体留负责人排队就行,其他人向北疏散,向北疏散,向北疏散——”

为了尽可能有多的时间练习,宋知时指挥大家找了一片阴凉的空地就地开始排练。

其他团体看见他们争分夺秒的模样,也有样学样,找了片空地就开始练习。

一时间,现场倒是一片祥和,大家各练各的互不打扰。

中午,李逢春又拿了参赛经费去国营饭店,给每人买了一个玉米——

做的馍馍,算作午饭,对付一口算是过去了。

一下午训练时间匆匆过去。

晚上依旧在排队,但所有人都没有怨言,咬着牙憋着一口气也要坚持下去。

兰州市昼夜温差极大,太阳落山以后,天气就开始变冷了,很多姑娘没有带厚衣服,只能不断跳舞来保证身上的热量。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排长队的负责人们也越来越少,身边只剩下零星几个小队还在练习。

夜渐渐寂静下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