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文工团(316)

作者:天籁星璇 阅读记录

宋知意笑了弟弟一句:“行了,多大的人了还哭鼻子,羞不羞?跳得怎么样?”

宋知时老实地对两人说:“还没出结果,我想应该是好的。”

除非那评委是极端讨厌这个舞种,不然进决赛应该不成问题。

宋知意安抚性地捏了捏宋知时的手:“无论结果如何,平常心对待即可。”

顾淮并不会说什么漂亮话,但也用行动证明了他的支持。

宋知时跟大姐顾淮聊完,交代她俩先去暖和的地方休息,自己则又返了回去,他还得打探打探赵姝韵她们团队的情况。

赵姝韵带的两个队伍都是报名的集体舞,也就是说两个舞队彼此之间也是有竞争关系的,但好处也显而易见,拿集体舞奖项的机会大大增加了。

根据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天仙配》,赵姝韵编了一支新舞——《七仙女》。

七位风姿绰约的少女同时起舞,这样的震撼可不一般。

女生跳古典舞的优势特别明显,首先她们飘逸的表演服装就甩了其他舞蹈队一大截。其次,女生的身姿更加轻巧,手指更加灵活,眼神也比男生娇俏灵动,有天然的跳古典舞优势。

看来这次是有备而来啊,宋知时突然有激动,这是棋逢对手才会有的热血,刚刚还冰凉的身体,此刻跟沸腾了似的。

同时他又有些庆幸,还好她们两队不是同一组的竞争对手,否则真就还对上了。

背景音乐渐渐响起,这是竹笛的声音。

笛声清脆高亢,响彻舞台,评委们的心神都为之一颤。

七个姑娘们像七只高贵的仙鹤,踏着云步,翩然跃入舞池中。

她们旋转、甩袖、扭腰、下摆,动作整齐划一、一气呵成。

随着乐曲缓缓放慢,姑娘们的身姿也随之柔软地拜伏。

处于正中间的一位姑娘却悄然站了起来,她抽出怀间的水袖,向着左右甩去,水袖翻飞,弯腰跪地,衣带翩跹,婀娜多姿。

疾风骤雨般的乐曲蓦然结束,一切都安静了,似乎什么都不曾发生过。

伴随着乐声的消失,最后一个动作随之结束。领舞的姑娘微微调整了下呼吸,嘴角带笑地朝着观众席扬起清亮的眸子。

“好啊!”宋知时忍不住喝彩,然后送上自己最真挚的鼓掌。

他都有如此表现,更别说台下的其他观众了。

掌声经久不息。

陕省省立文工团一舞而红。

《七仙女》开了个好头,让观众和评委们不约而同记住了陕省省立文工团这个名字。

赵姝韵带领的芭蕾舞队带来的原创芭蕾舞剧叫作《卖花女》。

舞剧以江南女子采花卖花为主题,描述了一群英勇无畏的卖花女与地主斗智斗勇的故事。

总得来说,《卖花女》剧情有点类似于《白毛女》,但是没有那么悲情。

第145章 梁祝(二)

舞剧中的卖花女们聪慧机敏,地主老爷们则蠢笨不堪,几次三番被卖花女们捉弄,主打的就是一个欢快逗乐,可以说是另辟蹊径了。

这还是宋知时第一次看见以喜剧为主题的芭蕾舞,有点像小品,心中不由啧啧称叹。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他们歌舞团芭蕾舞队的节目是《红色娘子军》吧,这次可真是棋逢对手了。

陕省来势汹汹,其他省份也不例外。

内蒙省立文工团带来了一支标准的蒙古族舞蹈。

蒙古舞气势磅礴、大开大合。热情的气氛非常容易感染人,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下一秒蒙古包的主人们就会端上热腾腾的奶茶和马奶酒,欢呼着迎接你的到来。

以宋知时的目光来看,此舞原始奔放,充斥着向上的生命力,充分展现了少数民族的能歌善舞和热情好客,但他料不准评委们的喜好。

果然,他朝评委席看去,就见不少评委皱起了眉头,不过也有几位评委面露欣赏之色,全身心沉浸在这氛围中。

疆省同样也带了一支充满少数民族异域风情的舞蹈。

之前在五一兰州军区汇演时,宋知时已经领教过维族舞蹈的魅力,对于她们的水平和这次的成绩心里多少有点数。

三人舞组这边,黑龙江歌舞团带来了三人舞《你追我赶学大寨》。

农业学大寨是国内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一场运动,是继学雷锋运动和工业学大庆之后,中共宣传部门树立的又一典型,所以这段舞蹈完全符合时下社会主流。

“学习大寨呀赶大寨,

大寨红旗迎风摆,

他是公社的好榜样,

自力更生改变那穷和败,

…………”☆

在振奋人心的背景音乐中,三位农民打扮的小伙子兴致昂扬地走上了舞台,开启了一段热血向上的舞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