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文工团(360)

作者:天籁星璇 阅读记录

没一会儿,徐惠兰带着女儿顾大妞从娘家回来了。

见到宋知时,徐惠兰又惊又喜。

“宋同志,你一个人?”

“顾淮在屋里收拾呢。”

“回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提前说了,你们又要准备这那的,而且我们也待不久,明天就走了。”

徐惠兰对宋知时可比对那几个妯娌热心多了,说话间赶紧去灶间烧水劈柴准备做饭。

宋知时趁机逗起来顾大妞。他第一次来顾家的时候,小姑娘还又矮又瘦,在文工团学了几年艺,人也长高长胖了不说,还多了几分干净可爱。

“妞妞,你还记得我吗?你要叫我什么呀?”

“二……伯?”小姑娘眨巴着眼睛,怯生生地问。

“嗯,也可以。”宋知时想了想,总比喊什么二伯母强吧。

“你唱歌学得怎么样了?小叔叔还欺负你吗?家里人都去哪了,怎么就剩你跟爸爸妈妈了?”

小姑娘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么长的问题,求助似的看向母亲。

徐惠兰笑着接话道:“学得挺好的,这还都是托你的福,老师对我们家大妞很照顾。去年金花结婚,嫁到隔壁县去了,男方家里条件很好。紧接着三弟也娶了媳妇,咱们家房子小,儿子又多,恰好人女方家缺儿子,他就住媳妇家去了。”

住媳妇家去了?

宋知时挑了挑眉,那不就是做了上门女婿嘛。

“怎么之前电话里都没说这个,我们就算不能回来帮忙,好歹也能出个份子钱什么的。”

“这、这是爹的意思。”徐惠兰讪讪道。

“哦~”宋知时竟然也秒懂了。

顾家已经分家,顾淮的身世也说开了,这些年他陆陆续续给顾家寄了那么多钱,虽然被李凤仙挪用了一部分,但到底顾淮是报恩了,再说顾福实对他也算不上有多恩重如山的养育之恩……老爷子这是不想给这个养子,压上其他兄弟姊妹的担子了。

宋知时问:“顾金顺呢?”

顾金顺是顾家老幺。

徐惠兰说:“这小子去大哥家里了。”

宋知时了然,合着离婚以后跟了娘。

宋知时又问:“那这以后的养老问题岂不是都落在你们身上了?”

虽然分家的时候有说过赡养问题,但宋知时可不认为非亲生的李金生和上门女婿顾金铭,跟着亲娘的顾金顺会给顾福实多少养老钱,这养老的重任十有八九还是顾海夫妇的。

“是啊。”提到这个,徐惠兰笑得有些苦涩:“其实也还好,大哥大嫂有时候也会回来帮帮忙。说来奇怪,以前住在一起的时候,总是矛盾重重,一见面就恨不得吵起来,现在分了家,关系反倒是好了起来。”

宋知时静静地听着她诉说,心下叹气:这是个好女人,只是日子过得太苦了。

随后他从身上翻出了一张钞票:“我这里有十块钱,你先拿着吧,以后每年我们都会寄点钱回来。”

“这怎么好意思呢?”徐惠兰眼热地看着眼前这张大团结,终究还是没有伸手去拿。

宋知时也没强求,反正他跟顾淮会尽到最基本的孝道。

晚间,顾长胜过来了。

顾福实终于清醒了,看见顾淮和宋知时来探望他,心情特别好,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包括这次受伤的事情。

徐惠兰听了,悲从心来,忍不住哭了:“这群人简直是旧社会的匪徒,霸道得很,非逼着大家承认围墙用的石块是偷的,天地良心啊,我们哪知道这些碎石头是……再说了,又不止我们一个村子在用,大家都在用啊。”

顾长胜说:“那些石砖都是陵园的外城墙,本就风化严重,盖房子的时候被村民们就地取材都拿去用了。”

宋知时想到第一次进村时的违和感,有种恍然大悟之感。

稍后,顾长胜示意两人出来说话。

“唉,要我说,你爹这伤也是自找的,我当时就说别去凑热闹,他非要去捡那几个泥俑,结果没占到便宜反而惹得一身骚。”

“这次考古可有出土什么宝贝?”

这个刘溯好歹也是个王侯,汉代又有厚葬之风,出土一些举世无双的珍宝也很有可能。

顾长胜叹气:“什么都没有。”

顾淮和宋知时对视一眼:“什么都没有?”

顾长胜接着说:“全部被盗空了!这些省里首都来的专家,辛辛苦苦清理了一个月,结果得到了一个空荡荡的墓穴,零碎的泥俑还被几个村民拿走了,他们怎么能不生气?偏偏你爹也在里面。”

盗空了三个字沉甸甸地落在了宋知时心上。他想,到底是被这群人得手了,就是不知道这批国宝是否还能找到。

“前年冬,西坪村连着我们村发生了一次小地震你们还记得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