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文工团(411)

作者:天籁星璇 阅读记录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顾家村知青出身,目前正在华清大学读书的姚万春。

“是学校安排我们来看比赛。宋同志,你跳得真的太好了!”

“你太夸张了,那位才是我们的女主角。”

乔雪宁听见自己的名字,冲着宋知时这边笑了笑。

姚万春看见她,立马涨红了脸。

“喂喂喂,回神啦!你来后台,是来找我的吗?”

“对的,宋同志,你可以帮我签几个名吗?”

“签名?”宋知时有些哭笑不得,他又不是什么明星,咋还有签名这一套。

不过他虽然心里这么想,面对姚万春递来的几本笔记本,还是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宋同志,其实我来找你,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什么不情之请?但说无妨。”

“我想问你,我能不能把这个舞剧改编成小说?”

“改成小说?”

后世许多大热IP的小说都会改编成电视剧,但舞剧改编成小说他还是第一次听。

宋知时想象了一下,在舞剧、小说和时代影响的加持下,顾淮母亲的故事真的可以走进千家万户了。

“对,我看完这个故事以后,浑身热血沸腾,我觉得这么好的故事不应该只留在舞台上。”

宋知时笑着对姚万春说:“这可不是一个故事。”

姚万春错愕道:“你的意思是,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宋知时之所以写这支舞剧,除了它独特的戏剧性以外,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

顾淮的童年极度缺失母爱,而他的生母其实是如此的伟大。她为抗战胜利做了那么多贡献,却孤零零地死在了小鬼子的枪下,以至于后人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位籍籍无名的女烈士,为了救几个村上下几百口人而壮烈牺牲。

他不想英雄被埋没。

姚万春的提议让宋知时很是心动,他对姚万春说:“你等一下,当事人就在现场,我来问问他。”

因为《海棠花开》讲的是妻子生母的故事,所以宋知时特地要了两张票,把顾淮跟许劲松都请来了。

许劲松听完姚万春的一席话,思索再三还是同意了。

“抗战已经胜利,当年的保密任务也不再是秘密。虽然雨晴不是一个沽名钓誉之辈,但的她不该被世人遗忘。”

宋知时看向顾淮,顾淮点了点头:“我都听爹的。”

此时的几人都不知道,这个故事会被翻拍成电影、电视剧、纪录片,被后人不断地翻拍。

等所有节目表演完毕,所有演员一齐来到了舞台上等待最后的宣判。

台下评委席坐着的都是当今国内泰斗级别的舞蹈家。

此刻,几位加起来年纪快两百岁的老人却在为了最后的金牌得主起了争执。

“行了,就听我的吧!”最终,其中一位老人一锤定音。

他叫欧阳钰,是国内第一位国家级舞蹈团团长,也是某知名舞蹈院校的荣誉校长,很多样板戏的创作都有他的身影,其履历拉出来,更是能惊掉一众人的下巴。

欧阳钰是从铜牌开始宣布的。

这次春桃杯卧虎藏龙,入选者是东北某歌舞团,宋知时一点都不意外。

只是这么一来,芭蕾《梁祝》怕是不太可能会获奖了。

不少人都想到了这一点,一时间歌舞团内部的氛围有些严肃。

紧接着是银牌。

获奖者是来自川省的部队文工团,同样表现十分出彩。

这铜牌银牌都各有归属,把宋知时原本的信心都熄灭了不少。

欧阳钰顿了顿,这一次他没有直接说出了金牌的获得者:“她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人,以她青春的热血,谱写了她壮烈的人生,她为中国共产党鲜红的党旗,增添了无尽的光辉,她是最忠诚的战士,也是最伟大的母亲。”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明白今天的金牌即将花落谁家。

宋知时脑子嗡地一声,险些有些站不稳,激动的心情难以言喻,他甚至留心到身后低低的啜泣声。

“我宣布,第五届春桃杯全国舞蹈大赛金牌得主是——中央总政歌舞团《海棠花开》。”

金牌!

她们竟然真的拿了金牌!

欧阳钰继续道:“在《海棠花开》里,我看到了先辈在枪林弹雨中与敌人拼杀。倘若没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让我们感谢给大家带来如此精彩节目的乔雪宁女士。”

虽然没有提到宋知时等人的名字,但在这个集体荣誉胜过一切的时代,一枚小小的金牌已经涵盖了所有人全部的努力,而且乔雪宁高超的舞技把《海棠花开》带到了新的高度,所以团里没有一个人是不服气的。

作者有话要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