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475)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这会儿,徐瑾瑜还是一如从前那般言笑晏晏,不见丝毫倨傲之色,顾世璋终于放下心来。

“哪里哪里,是愚兄的不是,今日事了,请徐兄弟去丰登楼一聚,如何?”

“一切听飞白兄的。”

二人言谈两句,逐渐亲近,随后顾世璋这才开口道:

“徐兄弟有所不知,这些日子只查了一个城南,便揪出了不少阴沟里的老鼠。

可是这里头一个个看着都不是什么干大事儿的,愚兄心里实在没底,想着你此前经过那事,或许有些想法,不知你可否……”

顾世璋一脸期待的看着徐瑾瑜,徐瑾瑜听了顾世璋的话,轻轻点了点头:

“飞白兄放心,今日之事我都知道,现在也不必耽搁时间,咱们直接走吧。对了,飞白兄,不知此次可疑之人中,可有女子?”

“女子?徐兄弟是说,这事儿是女子干的?”

顾世璋一整个惊讶到无以复加,当街刺杀二品大员之事,竟会是一个小小女子来主谋?!

徐瑾瑜听了顾世璋这话,只是笑了笑:

“飞白兄说笑了,此事与何人有牵扯只是我的揣测罢了。实在是此事干系颇多,故而我才多问一句罢了。”

顾世璋话一出口便知道自己是僭越了,毕竟从圣上口中得到消息的时候,他估摸着圣上自己还迷糊呢。

这位徐大人只怕才是真的知道点儿什么的。

“是,是我多言才是。不过这一次的可疑中,并无女娘。”

徐瑾瑜微微颔首,随后跟着顾世璋去了大狱。

顾世璋让人将犯人带出来一一审问,徐瑾瑜从旁听着,如此审了足足三个时辰,徐瑾瑜尚且还做的住,可是顾世璋却已经有些不好意思了。

“徐兄弟,以你之见,这些人是否有问题?”

徐瑾瑜抿了抿唇:

“飞白兄揪出来的这些人……是暗桩无异,只不过,他们的首领不在其中。”

徐瑾瑜这一通看下来,便发现了这个事实,其实哪止首领不在,只怕他们上一层的线人都已经不知去了何处。

反应很快。

徐瑾瑜心中暗道,这已经是那人第二次溜走了。

一次是春月楼,一次是惊马案。

不过,能在京中养着这么多人,却说走就走,也算是有气魄之人了。

顾世璋听了徐瑾瑜这话,不免有些失望。

他本想将功补过,却不想什么也没有落着。

徐瑾瑜看到顾世璋脸上的失望之色,不由宽慰道:

“飞白兄不必着急,现在只是城南,还有城北城西,再不济,还有城东呢。”

毕竟,城东的临安侯府内,可是还有一个大业绩等着呢。

若是顾世璋运气好,到时候莫说是将功折罪,只怕成帝还要褒奖呢!

徐瑾瑜这话一出,顾世璋愣了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可是看着唇角弯弯,不再多说的模样,只得将这话记了下来。

随后,二人在丰登楼宴饮一遭,徐瑾瑜刚一出门,徐府的新轿子便停在了门外候着。

顾世璋有些羡慕的看了一眼,可他也知道,若他有徐兄弟的才干,圣上也不吝奖赏。

只可惜,这正好只管辖一个京城,便已经足够让他殚精竭虑了。

偏偏,还出了岔子。

顾世璋这厢叹了一口气,翌日便重整旗鼓,直接冲着城南下了手,他这次也是下了死心要将京城中的一切不安定因素扼杀在摇篮之中。

而就在顾世璋这一通狠查之下,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次这把火只怕迟早要烧到何处官员身上。

是以,这段时间不少人都开始夹着尾巴做人。

就连素日里打马游街的勋贵子弟们也一个个都开始安静如鸡的被送到了官学之中。

对于勋贵们来说,这些纨绔子弟们平日里再怎么如何放肆也就罢了,现在还是得拴在官学里才放心。

于是乎,这些勋贵子弟们只能像是猎犬被套上了缰绳,苦哈哈的在官学窝着,心里已经怨恨起了这次惹事之人。

“要是让小爷知道谁好端端的没事儿如刺杀徐尚书,他日他若要问斩之时,小爷定要先给他一颗臭鸡蛋!”

“加我一个!”

“我也去!”

这一次,他们不但失去了打马游街的乐趣,而且还失去了自由啊!

而另一边,手握阿芙蓉的临安侯,眼看已经火烧眉毛了,他终于定了定神,像是做下了什么决定。

第238章

惊马案后, 成帝每每上朝第一件事便是问一句徐爱卿安否,直听的众朝臣心里酸溜溜的。

可也从中众人明白了圣上对于徐瑾瑜的看重,是以他们酸归酸, 可看徐瑾瑜年纪轻轻便已经被圣上这般看重,心里也已经打起了旁的主意。

比如,让这么优秀的徐大人做自己的乘龙快婿,届时翁婿二人在朝堂之上,强强联手,才是一桩美事。

比如一早便盯上徐瑾瑜的文国公和乐新侯二人,徐瑾瑜被刺之后, 成帝恨不得把京城翻个颠倒的架势可谓是让徐瑾瑜的身价又翻了一番。

以至于原本还算含蓄的一众有意议亲之人这段时间几乎都快要让媒婆把徐瑾瑜家的门槛儿给踩断了。

这日, 徐瑾瑜上值回来, 与家人一道用饭, 却不想菜刚一入口,徐瑾瑜便不由一顿:

“娘, 今日家中可是有什么事儿?”

无他, 今日徐母这菜做的有些咸了。

这对于一直做美食,都是信手拈来来说的徐母来说, 简直是不可能的。

徐瑾瑜这话一出, 方才一直失神的徐母这才匆匆回过神道:

“不, 不曾发生什么事。”

“娘,您现在有事儿也瞒着我呀。”

无奈的看了徐母一眼,徐母立刻低下了头, 而一旁的徐远山不由小声嘀咕道:

“那大郎有事儿还不是瞒着爹娘, 啧, 圣上不在大朝上说起,我还不知道大郎遇险了呢!”

徐瑾瑜闻言不由语塞, 随后他不紧不慢道:

“但我到底全须全尾的回来了,但是娘今日有些奇怪,爹你都不担心娘吗?”

徐远山一时顿住,他看了看身旁的徐母,呐呐道:

“芸娘,今日有……奇怪之处?”

徐远山那疑问的语气,让一旁的徐钰瑶都听不下去,她都老气横秋的叹了一口气:

“爹爹,今天客人走后,娘有时候和我说着话,便不知道想什么去了。

哥哥和爹爹一样都去上值,哥哥一回来都能发现,爹爹倒好,哥哥提醒了都发现不了!”

徐钰瑶嫌弃的皱了皱鼻子,徐远山下意识的挠了挠头:

“这个,呃,芸娘,你到底怎么了啊?”

徐母听了徐远山这话,直接白了他一眼:

“我好的很,吃你的饭!”

眼看徐母不愿意多说,徐瑾瑜也不再追问,只是等晚饭用完后,徐瑾瑜直接让门子拿来了今日的访客册子。

今日来徐府的访客有三人,其中是近日常来的乐新侯夫人和宁国公夫人,还有一位便是不久前才回京述职的常蜀都转运盐使袁平信的夫人。

徐瑾瑜当初入朝之时,曾在魏思武手中看过刑狱司对于各处官员的总结,旁的不必多说,只这盐事之上的官员,皆为圣上所倚重之辈。

竟不知其令夫人今日上门,所为何事?

徐瑾瑜随后问了一下门子小石子,小石子认真想了想,随后道:

“回大人,小人听了一耳朵,似乎是为了咱们大娘子的婚事而来。”

“哦?”

徐瑾瑜没在多说,随后便让小石子退下了,他则去找徐老婆子,要一罐去岁收的桂花蜜,沏了一壶蜜水这才朝徐母的房中而去。

这个时候一般是徐母撵着徐远山去洗漱的时候,故而徐瑾瑜到的时候,只有徐母一个人坐在窗前发呆。

“娘。”

徐瑾瑜唤了一声,徐母回过神看向徐瑾瑜:

“是大郎啊,怎么这个时候来了,快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