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476)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方才饭时,我瞧着娘只扒饭,想必这会儿也该口干了,正好奶那儿还有些桂花蜜,给您冲了一些,您润润口。”

“你这孩子!”

徐母脸上浮起笑容,大郎便是空手来,他这话一出,自己这心都似那蜜一样甜呢!

随后,徐母请徐瑾瑜坐下,这才有些心疼的看着徐瑾瑜那清瘦的面颊:

“大郎日日上值这么辛苦,不必担心家中这些琐事的,娘自己能照顾好自己的。”

徐瑾瑜只是笑了笑:

“瞧娘说的,当初我考科举入仕,也不过就是为了让咱们一家人过得好,无人可欺,如今若是让您生了忧而我却不管不顾,岂非本末倒置?”

徐母闻言,不由一怔:

“大郎是知道什么了?”

“袁夫人给长姐说的亲事可是有问题?”

徐瑾瑜声音微沉,徐母下意识的收紧了手指,随后才道:

“袁夫人说的亲事也算是极好的,她家中嫡次子今年正是及冠之年,前头订了一门亲事,可那姑娘生了一场疾病走了,这便耽搁下来。

论起来,比琬琬大两个月,而且那袁二郎身边也没有什么妾室通房,是个干净人。”

徐母说完,徐瑾瑜的面色却不由绷紧了:

“那娘答应了?”

“没,没有!”

徐母急急道,随后看了徐瑾瑜一眼,低声道:

“那袁夫人说,她家姑娘今年刚刚及笄,想要,想要……”

徐母随后索性一咬牙道:

“想要娶了琬琬后,让大郎纳他家姑娘为妾!”

“荒唐!”

徐瑾瑜直接冷声道,徐母这会儿眉间也拢上了一层轻愁:

“谁说不是呢?若真如此,他日传出去,岂不是咱们家为了嫁女,让大郎你……这事无论如何都不成的!”

徐母没有说那袁夫人还说了许多危言耸听的话,说什么徐家大娘子不先嫁出去,他日二娘子议亲之时岂能越过长姐,到时候徐家一门双女都要做那活花神云云。

这种涉及官夫人之事,她本来还想与公主先商议一二,再告诉大郎,却没想到大郎刚一回家便自己问出来了。

徐瑾瑜听后,看着徐母惴惴的模样,便估摸着其只怕还有许多不堪入耳的话,随后徐瑾瑜放在膝盖上的手指扣了扣,冷笑一声:

“此事,娘不必去管。”

徐母有些茫然的看了一眼徐瑾瑜,便见徐瑾瑜轻飘飘道:

“娘看我那几位友人如何?各个德行优良,岂是那袁二郎可以相提并论的?

未婚妻尚未过门便病逝,他便是克妻。他爹后宅收了六房小妾,可他二十岁却没有一二通房,若无隐疾便是心有所属,一个不足挂齿之辈,还被那袁夫人当成宝了?”

徐瑾瑜一通输出听的徐母一愣一愣的,她还没见过大郎这么生气的模样,她总觉得她什么都没有说,大郎就已经知道那袁夫人究竟说了什么似的。

不过,若非是此前学过这些事,只怕今日郑夫人来此之意她都听不出来呢。

但这时,徐母显然是被徐瑾瑜的话吸引了注意力:

“瑾瑜说的友人是……”

“您看思武兄如何?”

徐瑾瑜一听说话,便知道长姐回来后不曾告知娘,不过不管长姐是害羞还是想要给家里人一个惊喜,今日这事一出,长姐和思武兄的婚事也当过个明路了。

“什么?魏,魏,魏小郎君吗?那能成吗?我算算,公主说魏小郎君是景庆七年生人,长琬琬一岁,他如今得圣上御旨分府单过,魏小郎君上头又只有公主一个长辈,府里也是干干净净……”

徐母盘算着盘算着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但随后,她不由有些犹豫道:

“可,这事儿魏小郎君能愿意吗?”

她是知道长乐伯府之事的。再加上公主和魏小郎君时常来家中走动,即便是不结亲两家都算是半个亲戚了,可琬琬到底比寻常姑娘长了几岁。

“若是娘点头,今日我便让思武兄准备打雁可好?”

徐瑾瑜含笑说着,徐母一听这话,微微瞪大了眼睛:

“难道,魏小郎君他……”

“娘可知乐新侯府的桃花宴的规矩?入桃花林,寻意中人,长姐那日便是与思武兄一道去了林中。”

徐母听了这话,不由笑的合不拢嘴,随后便准备开始扒拉家底,准备嫁妆。

“芸娘,我洗漱好了,咱们……”

徐远山兴冲冲的自外头走进来,衣襟半敞,露出里面古铜色的胸肌和腹肌,他在军中得姜兴看重,吃的不差,又从不疏于锻炼,而今身材壮硕如牛。

这会儿,那水珠顺着他的脖颈滑下去,看的徐母眼睛先是一直,随后连忙红着脸道:

“大郎还在这儿,你也不知道穿好衣裳!”

徐母连忙拉住徐远山的衣裳,徐远山也是这时候才发现儿子在这儿,当下有些失望道:

“这有啥,以前种地的时候,我还打赤膊,你不是说最喜欢我……”

徐母眼疾手快给了徐远山一肘子,徐瑾瑜不由失笑,随后告辞离去。

等回到了自己屋子,徐瑾瑜面上的笑容也不曾落下。

但随后,徐瑾瑜想起方才之事,不由轻喃:

“常蜀都转运盐使……”

昌遥盐场正在常州与蜀州交界之处,这位袁夫人来此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不过,以周世耀下黑手的手段来看,徐瑾瑜并不认为这会是他的手笔。

而另一边,周世耀才与临安侯在丰登楼三楼别过,随后便下了二楼,包间里,那位回京述职的袁大人正恭恭敬敬在屋内候着。

“周大人。”

袁平信恭敬一礼,他在外消息不灵通,并不知京中之事,这会儿看着周世耀那虽然还是白白胖胖,可却无端透着一种颓气的面容纳罕不已。

可也不敢多瞧,袁平信便低下了头,周世耀这会儿眉头不着痕迹的皱了皱:

“你如今回京,那边可安顿好了?”

“大人放心,下官都已安排妥当。”

袁平信这个下官一出,周世耀不由一顿,他如今的左侍郎与袁平信的都转运盐使同为三品,一时周世耀心中复杂。

“你办事,吾素来放心的。你且坐着说话吧。”

周世耀斟酌了一下,如是说道,一旁的袁平信则颇有些受宠若惊的坐了下来。

而等袁平信一坐下来,便忙冲着周世耀献宝,将他令夫人所为之事一一说了出来。

“大人放心,下官都打听好了,大人和徐尚书似乎有些不对付,可那徐尚书如今正是风头高的时候,和其正面对上实在不划算。

但,下官打探一番后发现。那徐尚书不看重旁的,只重家中之人。

可那徐家大娘子如今已经双十年华,却依旧待字闺中,想来徐家长辈不知多么着急。

现在,我袁家也不要徐尚书的正妻之位,区区一个侧室,便可让那徐大娘子成为我袁家的正牌儿媳,他定然会同意!”

袁平信说完,看着周世耀一脸痛色,语气深沉道:

“下官不敢忘大人提携之恩,大人如今瘦了不少,想必心中烦忧不少,下官一定竭尽全力,忧大人所忧,待他日我那小女站稳脚跟,便可助大人一臂之力。”

袁平信位居三品,却愿意为周世耀舍弃儿子女儿的婚事,可谓是忠心耿耿。

而周世耀听了这话,也忽而笑了出来:

“此事,先不急。你且再等两日,一个年岁大了的徐家女,若不是徐瑾瑜横空出世,也不过是嫁于庶民,潦草一生,如何当得起袁家二夫人之位?

至于你家女娘,过些日子,莫说只是一个侧室之位,便是正室也未可知。”

那徐瑾瑜到底也是本朝第一位侯爵,若是留下血脉,届时偌大的徐家也会是他的掌中之物。

没道理,这段时日他因徐瑾瑜吃了那么多亏,却不讨要一二。

袁平信听了这话,不由眼睛一亮,一脸激动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