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阙(932)

“说不得北蛮就是抓着咱们这种想法,才编出这事儿来威胁咱们,扰乱军心。”大美道。

“所以说北蛮可恨。”大阳一想到与北蛮的国仇家恨,便不由气鼓鼓的,手下用力,包子也捏扁了,“爹,什么时候你打仗能带上我啊!我武功骑术都很好了,把家让大美和娘看着不行吗?”

秦凤仪笑,“等你再大些吧。”

“得大到什么时候啊?”

“起码得十五岁以后。”

大阳虽是不大乐意,也知道这事儿可商量的余地小,只得闷闷应了。

秦凤仪把里里外外的事都安排好,临出征前,李镜问丈夫,“要不要去辞一辞太皇太后?”

秦凤仪沉默片刻,终是道,“罢了。太皇太后身子不大好,我便不去扰他了。”

李镜想劝些什么,终是没劝。只是细细的为丈夫理好衣甲,孩子们也都早早的到了,见父亲一身玄袍软甲,英姿飒飒,便是大美都不禁道,“这衣裳,也就配我爹穿。”

秦凤仪一乐,赞道,“还是我闺女有眼光啊。”

双胞胎齐声道,“大姐是马屁精!大姐是马屁精!”

大美看着双胞胎就发愁,道 ,“人都说,七八岁狗都嫌,你俩还没七八岁呢,就这么讨人嫌了,以后可怎么是好啊。”

双胞胎见大美说他们狗都嫌,那叫一个不乐意,嚷嚷着又跟爹娘告了大姐一状。大美心说,等爹走了,我非好生收拾这俩皮痒货不可。

小五郎瞅瞅大姐,再瞅瞅三哥四哥,识趣过去拉着父亲的袍角,奶声奶气的说甜言蜜语去了。

家里这般热闹温馨,秦凤仪好悬没说,不北征了,咱们一家子过日子多好啊。不过,现下做了皇帝,再不能任心任性,不然,别人得怎么想他啊。还有景安帝的事,总得过去确认一下。

远在北疆的平郡王祖孙也收到了陛下亲征的文书,平郡王长声一叹,交待给孙子,“准备接驾事宜吧。”

平岚却是有些不解,道,“陛下为何在此时亲征,便是为了太上皇的安危,派出使团正式去北蛮不是更稳妥吗?”平岚话说的委婉,用了“稳妥”二字,其实,平岚想的是,秦凤仪既已登基,事关亲爹安危性命,派出使团,不论最终是个什么结果,总有使团背锅。可秦凤仪亲至,这其间的分寸,就很难把握了,而且,倘太上皇当真在北蛮,若有个好歹,秦凤仪难免背上些不好的名声。

“陛下亲自过来,自然是无需使团了。”平郡王道,“另外,加紧训练,战事不远矣。”

平岚倒抽一口冷气,他已明白祖父话中之义,莫不是,秦凤仪根本没想着与北蛮商谈?一想到这种可能,饶是平岚也是震惊不已,秦凤仪虽一向与景安帝不睦,但,这些年,景安帝可没有半点亏待南夷之处。

再者,这可是亲爹!

第413章 番外之覆巢之十

其实,平岚委实多虑了,秦凤仪便是登基,也不能突然变成怪兽。

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去了北疆,北疆的气侯比京城还要稍微冷上一些,京城的五万禁卫军倒没什么,毕竟,京城四季分明,冬天也暖和不到哪儿去。秦凤仪令冯将军注意五万西南军的身体状况,虽有去岁在京城过冬的经历,西南军多是西南当地人,更习惯的是西南温润温暖的气侯。

冯将军道,“陛下放心,每天晚上的汤水里,我都命放些御寒的药材。再者,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去岁在京里过了年,也没什么事。”

秦凤仪点点头,又问了严大将军禁卫军的情况,严大将军带兵经验丰富,更胜冯将军,许多时候,还会提醒冯将军一二。便是冯将军都觉着,这是位极有风范的前辈,不愧是严郡主与小严将军的父亲。

其实,这是冯将军善因得善果了,冯将军说是西南第一将不为过,他为人心胸宽阔,对麾下将士都很照顾。小严将军自然与父亲提及过冯将军,故而,与冯将军共事时,严大将军也颇是愿意与冯将军来往,观其人品行事,踏实可靠,更是看好这位军中新贵。

秦凤仪行军颇快,就像他与内阁诸人说的,他是骑马的。陛下都骑马了,文官自然也没有车坐,幸而此次随行文官皆是年轻人,年纪最长的便是郑相家长子郑少卿了。好在,郑少卿身子骨不差,亦会骑马,除了近来骑马骑的有些罗圈腿,行军也能跟得上。如此,二十日后,秦凤仪便率大军到了北疆。平郡王率北疆诸将出城二十里迎接御驾,完全没有想像中盛大的帝王执仗,而是法度森严的十万京城禁卫军与西南军。

秦凤仪坐在马上,平郡王率众将拜见,秦凤仪轻身下马,那姿势,有说不出的俐落漂亮,一看便知熟谙马术。秦凤仪亲手扶起平郡王,道,“众将平身。”

上一篇:欢喜记 下一篇:满床笏

石头与水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