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134)

另一位千户姚福员说:“罢了,听说崔美人住的地方改成了藏书楼,里面的摆设一点儿不剩,也没什么看头。谢贤弟去时顺便帮我看一眼,书馆里面是不是合那本《戚志远公文集》封皮画的一样。”

谢瑛深深坐在椅子里,笑着应下来:“我到那儿看看有什么新鲜有趣的书,也给你们带回来。”

朱佥事又安排了缇骑随行,都察院也选了个年轻的巡按御史刘瓒,和锦衣卫缇骑一并出京,快马奔赴迁安。

赶到迁安县时,已是三月初了。

戚县令听闻有御史和锦衣卫下县巡按,连忙带人到城门口迎接。见到是曾来给崔燮送旌表圣旨的谢瑛,更觉亲切,连忙矮身行礼,请他们回县衙下榻,又问他们这回是因何事下县的。

巡按御史刘瓒在京里看过他的书,对着这位画里清矍英俊,现实中……胡须和身形也颇有雅人风致的戚县令猛看了几眼,下了车却要装出一副不在意这么个七品小官的样子,淡淡地说:“我等奉圣旨来查案,回到县衙自会宣旨。请戚大人前方带路,再把本县一个叫崔燮的官家子弟带来。”

查案?崔燮小小年纪,又长在他眼皮子底下,能搀和到什么御前的案子里?戚胜下意识维护了他一句:“那崔燮是朝廷旌表过的义民,又曾为本县捐赠宅院作图书馆,当下官考察时,总宪李大人也曾夸过他。却不知他有什么过犯?”

刘瓒咀嚼着他这番话,只觉其中情谊历历可见,一时并没答话。谢瑛翻身下马,走到戚县令面前问:“崔燮在么?大人这就叫人把他带到衙门吧,刘大人与本官有些事要问大人,也要问问他。”

戚县令越发感觉不对,身子绷得笔直,替他求情:“他去府里应考了。两位大人见谅,科举乃是朝廷大事,纵有什么事,又何妨等崔燮院试回来再说?”

府考?

崔郎中在都察院里虽然说了是把儿子送回乡科考的,却没提他今年就考过了县试。那有人投帖指称戚胜骗夺崔家的宅院,跟崔燮如今能去府考是否又有关系?

是戚胜主动要的,还是他为了县试或是别的什么目的给的?

他不禁问道:“那崔燮考了第几?”

戚县令自豪地说:“县试自是第一。这孩子乃是天纵之才,过目不忘,我从未见过这等神童!上回谢千户来旌奖他之后,我亲自试过他,那时候还不怎么会作文章呢,如今写出来的就已经颇具法度了!”

一个去年还不怎么会作文章的人,今年就考到了县试案首?偏偏这个小童又献了个图书馆给迁安县?刘瓒一怔,脸色又沉了几分。

谢瑛倒是一直笑意盈盈,只是他那笑容从来都那么精细地挂在脸上,不多一分,不少一分,谁也透不过那笑容看出什么来。

回到县衙里,刘瓒便展开圣旨,宣读了天子诏令,命戚县令暂时待罪,又要叫人拿崔燮回来作证。戚胜和县丞、典史、书办皂隶等人都连连喊冤,说那图书馆是崔燮主动捐献出来的,他本人就有办馆的贪头,只是知县看他家底寒薄,不忍心叫他这们花钱,才揽到县里的。

谢瑛拦了他一把,温声说:“刘大人,咱们虽是受了皇命来查案的,但国家考试之事更是至关重大,大人是读书人,更该晓得你们读书人的科考的不易,何必这时候叫他回来?咱们不如先问县里知情人取了口供,若定要查崔燮,就到府里找他便是。”

刘瓒看着戚县令,心里却想着他在书上那些不沾世俗名利的样子,忍着被人骗身骗心的愤郁说:“不急,还是请戚大人先把崔燮今年县考的卷子拿出来叫本官看看。”

戚县令也看出了他的意思,脸同样沉了下去,压着嗓子说:“大人是怀疑本官敢在县试舞弊么?”他的声音微微颤抖,青衫下的身形却越发挺拔,沉声吩咐:“取崔案首三场的卷子来,请刘大人点评!”

第61章

崔燮的案首的确是自己考的。

二月十三县考, 月初他就拿出自家预备的打格考卷纸和草稿纸各十二张, 到县礼房填录祖上三代姓名,出身, 籍贯, 本经, 具保人……写好后交给书办在登记表上印了骑缝章,由礼房收着。

隔壁赵家知道他要考县试, 赵奶奶叫人按着孙儿当初考试时经验, 提前给他备了一考篮的东西送过来。篮里有卷袋,有盛文房四宝的竹盒, 有臂搁、镇纸、铜字格等小物件, 还有个对折的小板凳, 可以在考场外坐着等进场。

她另叫人端了几样点心来,让他尝尝哪样合口味,等考试那天给他做了带上:有蛋糕一样细腻的大米发糕,茯苓饼似的雪白的薄煎饼, 夹豆馅和枣泥的千层酥皮小点心, 还有摊的软软的咸食和蛋肉饼, 都是好吃又易消化的东西。

五色龙章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