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长生路远(140)

作者:青空之羽 阅读记录

休养生息的安定生活必然会迎来一批人口大爆发,但人的成长有一个时间过程,短时间内面对整个中原百废俱兴,到处都缺劳动力尤其是商业方面的时候,人们自发的就把注意打到了海外。

全国就有三处大型造船厂,除了大型的木制船以外,由于煤炭的开采,科技的进步,人们已经开始尝试建造铁船,在寻找到海外肥沃的土地,人口,资源以后,无数人携带资金投入到这个行业,使得造船航海的技术也得到超前的发展,贩奴贸易也应运而生。

压榨和剥削什么时候都不会消失,苏溪能对周朝国民实行保护政策,维护他们的利益,那么就总有些人要牺牲的,美好的生活是建立在一部分人的痛苦之上的。

周朝在地方上实行元朝改良版的行省制,中央则是修改过的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尚书就是各部长官官员组成,其中官员之首则为首相,统筹中枢,辅佐皇帝,中书则是勋爵贵族,门下是由各省选□□的议会成员组成,门下的下一级就是省里面的省议会,然后是郡、州、县,到乡,参考了秦汉的三老制度,由当地受人尊崇的年长者和有威望的人组成,具有监察官员提出一些建议的权力。

与之相对应,军队则是独立出来,有皇帝直接掌管的另一套独立体系,有军官学校,设置政委,参谋团,专门的选拔考试……

尽力在全国完善三年的基础教育,在各省建立书院,改名大学,对于技术研发和相关方面的文章舆论进行鼓励,有在帝都设立自然科学研究院,给与院士二品官员的相关待遇等等。

这个刚刚建立的国家爆发出qiáng大的生命力,从它的帝王到官员,在到新生的人民,朝气蓬勃,年轻向上,然而在这看似鲜花着锦的繁华之下,亦有激流暗涌。

就如曾今秦统一后的六国遗民,流亡贵族,那些失去了家族,地位,亲人,利益受到损害的一些人,也默默的蜷缩在周朝的各个角落,渴望着复仇的机会。

针对苏溪的刺杀从来都没有少过,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一旦苏溪死去,这个刚刚建立的王朝将在顷刻间分崩离析,没有第二个人能接掌它。

到时候乱世重启,无论是复仇者还是野心家,都能在这其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乱世,对很多人是炼狱,同样也是一些人的天堂。13

第74章 王道14

有着另一个自己在,苏兮这回可以什么都不用管,也不用自己操心,于是,在心安理得的被另一个自己养着的同时,闲着无聊的苏兮给自己找了一些事情来打发时间。

古书典籍的整理。

战乱造成的动dàng,反应在文化上就是知识传承的断绝与爆发性的思想文化的多样性,由于胡人的入侵,在加上成熟的纸张没有出现之前,典籍传播的困难,因此这些书籍都是被大士族豪门深藏在家中的,一般的小家族里面有几卷书简就已经可以称的上书香门第了,这也就造成了,没有被大规模传播开来的典籍,在原本藏匿的几本或者原本就是孤本被毁之后,直接就失传了。

尽管苏溪在战争的过程中已经尽可能的去避免这种损失,注意保护书籍文物,一些有着悠久历史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但是多多少少还是不可避免造成了冲击,天下统一之后,类似于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这些秦始皇做过一遍的事情官方还是要做一遍的,以后还有统一语言,以前战乱时期,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地区一种货币,货币的购买力不一样,币值高低这种事情是不能再有的,造币权官方还是要抓过来的,私人铸造货币,死罪。

当然,这些都是经济方面的事情,文化上的事,胡人入侵,带来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外,还有他们的语言文字,以及一些原本就在中原地区生存的少数民族自己的本民族语言,文字。

苏溪已经下令,对大部分的典籍书册,由专门的官员进行统一校正,印刷,刊行天下,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技术,农学,诗歌之类的这些也会刊发,但是排除在主流文化之外,那些在漫长时光长河中流传下来的小部族属于自己的语言,书籍记载,却都在灭绝的边缘,还有那些入侵的胡人留下来的自己部族的文化,这些都会随着时间而渐渐消失。

除此之外,就是那些现在并不太适合刊行的书籍。

历朝历代,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那些统治者们都会在思想文化这一方面进行有所选择的压制。

苏兮想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些资料,文献,记载,整理,保存下来。

使得千百年后,当后人翻阅他们时,能够知道人类还曾发展过这些不同的文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