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死了我登基(845)

最后一个方阵走来,是虎贲军尚未完全成型的车阵。战兵、厢车、战马、火枪、火炮的配合,乃当代最先进的战术。车阵难以调配,需要精通数学的炮兵更是稀缺。在平坦的北方平原上,车阵将是梁朝屠杀姜戎的利器。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车阵的战兵齐声念出了属于他们的诗句。管平波呼吸一窒,阅兵属于锦上添花,属于胜利者才可以玩的游戏。在争权夺利的大战前,她并不愿花心思在这上头。因此,阅兵的策划与细则,都是先镇抚部长陆观颐的手笔。阅兵的时候,其实选择一句话,会比诗词更容易出气势。不过在此时已经相当超前,所以她扫到方案时没说什么。诗词经过了很多次调整,她也没放在心上。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车阵喊到了第二句诗。

管平波苦笑。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管平波深吸一口气,默默的跟着车阵念出了最后一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句念完,余音绕梁。管平波静静的看着车阵远去,陆观颐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是因为想说的话,都在此了么?看来唯有做成一代明君,才不辜负你的期望。

方阵离场,激昂的鼓乐利落的画上了休止符。管平波坐回龙椅,文武百官归位,在礼官的指引下,肃、跪、叩首,山呼万岁!

新朝初年,正旦。开国皇帝管平波举行登基大典,受百官朝贺。定国号为梁,定都城为应天,取其字“绥定”为年号,寓意挥兵北进,一统中原。

第300章 昭告7月19日第一更

第97章 昭告

彼时交通不便, 信息不畅。即便各个势力彼此都有暗桩,消息滞后也是常有的事。但管平波登基之事,以不合常规的速度疯狂的蔓延。梁朝的诏书还没进炎朝境内, 伊德尔就已被报上来的消息, 刺激的喷了锦衣卫满脸的奶茶。侍立在旁的太子布日古德亦是满脸的震惊,说话都险些结巴了:“女、女皇?莫不是谣言?”

那倒霉催的锦衣卫不敢抹脸, 挤出个便秘的表情道:“臣抄录的是他们贴在城中的安民告示。楚朝的皇帝腊月二十三当夜被杀, 腊月二十四新的梁朝就有消息传出了。”

伊德尔抽抽嘴角:“梁朝?为什么叫梁?”

自古以来, 国号皆有讲究。譬如隋朝, 杨坚为隋国公;唐朝, 李渊为唐国公。换言之,通常以封号为国号。炎朝例外,他们刻意跟炎帝老儿套个近乎,为的是尽量减少民族冲突,更好的统治中原。历来他们这些异族想承袭华夏正统,皆要号称炎黄子孙。大家心如明镜,面上有个过得去的理由罢了。而梁无特殊含义,又不是封号, 怎地选了这么个字?伊德尔不由的有些好奇。

锦衣卫忙答道:“听闻那位女皇在梁州起家, 遂定国号为梁。”

如此简单粗暴, 不愧是武将风范。伊德尔满足了好奇心, 便不去纠结别人的国号,只揉着太阳穴道:“那女人真出其不意。”

延春阁内的汉臣在诡异的气氛中,莫名的生出了几分快意。当年他们选择投降, 纵然寻了万千光明磊落的借口,到底被南渡的旧日同僚耻笑多年。别看两边分属两朝,私底下的诗词文章可没少流传。诸如顾士章之流,文笔辛辣讽刺,隔三差五的写诗刺他们一回,闹的他们好不尴尬。他们心里也知道,都是投降,降了楚朝,那是合乎圣人言的。陈朝失道,反的有道理。然降了异族,就不那么美妙了,挨骂都只能受着。谁料峰回路转,北边降了异族,南边还降了女人呢!比投降异族更不堪。好几个人摩拳擦掌,觉得自己报仇的时候到了!

这也是天下读书人此时莫大的尴尬。往北看,人都长的不一样,说是炎黄子孙,便是今人装瞎,后世少不得捞个骂名;往南看,读书人恨不能放声大哭,楚朝怎地就叫篡了呢!最恨的是管平波居然把宁王出继了,这不是明摆着让楚朝的大公主做太子么?让他们连用“窦家妇”、“巴州旧俗”、“不过效武后耳”的借口都没有。两边都在开科举,两边都要千古骂名,天下读书人想死的心都有。

炎朝的汉臣想洗白自己,梁朝的降臣更想证明他们匍匐在女人脚下,不是怕死,而是为了天下苍生。管平波快刀斩乱麻的自己定了国号年号后,文臣们就把心思转到了骂战上。炎朝才开始撸袖子,梁朝的文人的诗集文章都快刊印了。

伊德尔没心情理会文官间的小九九,离天下太平且早着,远没有到重用文臣的时候。他想到管平波就有些头痛,楚朝比陈朝厉害,但同样不是对手。炎朝的南下战争中,有且只有在虎贲军手上吃过大亏。潭州之战就别提了,虽然逼的虎贲军全军覆没、主将身死,然己方损失两个皇子、几千的骑兵,还没把潭州打下。说是打赢了都心虚。往后应天大败、源赫没讨着李恩会的便宜、出连叶延压根就没跟孔彰打。桩桩件件,让伊德尔如鲠在喉。

上一篇:洞房逃妃 下一篇: 我穿越回来了

潇湘碧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