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妾生存法则+番外(128)

作者:打字姬 阅读记录

我指指他手里再度空掉的杯盏,又指指他的喉咙。

“爷本就连日不食不寐,而今又为白炭操劳,妾身担忧得紧。”

我再提茶壶,续杯时却被岚棠抬手挡住。

“宫中急召,是群青诉与你的?”

我点点头,不解他此问用意。

“不食不寐,亦是她诉与你的?”

隐约,我似明白了岚棠话外之音。

可不及我开口,他便再问。

“她还诉与你‘殿前失仪’……”

岚棠收手,指尖轻描上薄透的青瓷杯沿,垂首,凝神。

“我东跨院,倒是养出来此等刁奴。”

他这会儿饮了茶水,嗓子既清且润。分明已不似原本喑哑,可只消他稍稍沉声,我便知他不悦。

“爷多心了。”放下茶壶,我轻覆上岚棠的手,温声笑道,“群青她呀,分明是见您晚归,劝慰我毋须担忧。”

“如此,爷倒要责怪你不肯听劝?”

“是。”

我点点头,干脆扯住岚棠衣袖,偎进他怀里娇嗔。

“都是妾身的错,爷便狠狠责罚好了。”

“罚你?”

岚棠被我气笑,却无半点动作,仅是将手臂环得愈紧。

耳边气息热烫。

话语满是纵容。

“爷舍不得。”

*

近日因开丹炉,岚棠频频入宫,早出晚归。

而今白炭既成,哪怕晋城三山皆空,朝廷亦可锻造精良兵刃,以供平叛之战。

更何况,彼时晋城传出“山空”急报,实乃豫亲王欲夺白炭之计。

晋城弘山之煤,素以锻造兵器。济、临二山若空,开弘山为民取炭,将撼动兵库安危。天家为守根本,必炼制远胜煤石的上古白炭。

如此,豫亲王便会趁机抢夺制炭之方。

若得此方,叛军将如虎添翼。豫亲王兼有煤山、白炭,又何惧国之兵库?

只是远在他无诏入京,私会国舅之前,便被天家觉察了不臣之心。因而曹文举才会改任通判,入晋城彻查豫亲王的勾当。

豫亲王谎报三山之讯、私吞煤石,诸般罪证已握在曹文举的手中,天家只待中秋时封锁宫城,瓮中捉鳖。

怎料王府刺客先入东跨院中行窃,失手后豫亲王耐心耗尽,早早逃回晋城。十六州至此一夕兵变,天下战起。

这其中,倒是有一件事,远超我的意料。

据岚棠所言,曹文举之所以自请入晋,冒生死之险暗查罪证,是因红觞。

红觞随豫亲王离开江州,虽无名分,却地位远高媵妾。

曹文举竟是时至今日,仍对红觞存情。故他以御史台通判之身,奏豫亲王的本,公报私仇。

若不是红觞今在叛军营中,曹文举又岂会那般尽力,速获豫亲王的罪证?

昔日只道是曹文举以妾换马,“倜傥风流”,可对叛乱事知悉越多,我却又好似越不懂他,渐觉陌生起来。

而红觞……恰应了母亲从前叮嘱,“烟花地出来的,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那宅门外的红觞,才是我唯一的死对头。这一次事关白炭,我险些被她弄死,下一次如若相见,我怎留得她全尸?

“如此,你便想借天家之手?”

入夜,岚棠听过我所言之计,沉吟,而后轻抚我披散的发。

将头贴在他胸口,我数着他的心跳,情绪便平静了许多。

“既是借天家报我之仇,也能保姜家阖府。若要再冠冕堂皇,便就说为国为民可好?”

抬眸,我瞧着岚棠的面庞,轻快笑出。

他眉眼间平和温润,手上动作愈轻,亦对我弯唇一笑。

“可惜天家算在了你前面。”

岚棠卖个关子,话落闭口不言。

我几番催促,他才招我附耳,低声故作神秘。

“庞滔夫妇此时已随军北行,前去见曹文举。到时候曹文举领旨监军,又何愁不能以他二人诱敌?”

该盘算的,竟的确已被皇上抢先。

我本打算劝服岚棠,央他上奏请命,将庞滔与姜二物尽其用。毕竟他们与红觞尚有来往,便是有通敌的门路,可借此触及北地,顺藤摸瓜。

没想到,这一计已然落实,倒轮不到我费心思。

冯千夙彼时挖苦我,说“精忠报国”、“鞠躬尽瘁”。如今倒的确被他说中,“食君俸禄者千余人”,平叛事果然“自有朝臣谋划”。

若以姜二揪出逆贼,于公,可助取胜叛军之战;于私,可摘清姜家谋反之嫌。

至于红觞与我之间的诸般恩怨,也能以她落败收尾,就此了结。

这一计,多方皆从中得利。只可惜眼下此计既成,倒无我插手之处了。

心思一转,我蓦地记起另一事来。

“牢中细作,可有被擒获?”

岚棠抚着我顶发的手一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