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的崽登基了+番外(345)

作者:蓝小岚ya 阅读记录

她没有回答沈砚的话,是因为觉得没必要。

承诺这玩意儿也是不靠谱的,他年纪还小,会觉得很多东西都是永恒,可事实上说过的话甚至有时候都不需要她去推翻,等到再过两年,他自己都早就忘了。

他终有一天会长大,会成家立室,有他自己的生活,而不可能永远都是一个需要别人来抚慰开导的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就这一更吧,我要准备拉时间线,整理一下思路。明后两天周末,继续三更走起哈~

第153章 身材真好

崔书宁在小镇上一直待到过完了上元节,元月十六一早一行人才再度启程南下。

她这趟出门并不单纯为着游玩的,而是准备将她提前制定的置地屯田计划正式纳入实践。

沿路购买田产农庄,每到一处至少也要停上个把月,实地考察土地的肥沃程度,并且搜集当地的市场情报,大概先估算出一个成交价来好避免被坑。

因为她打算在全国各地购买土地,这样她自己分身乏术,并不可能兼顾到每一处产业,所以就必须在当地请人看顾。

保险起见,还是老规矩,签死契。

不过这份死契又和她购买奴仆不同,因为管理农庄产业既需要有经验的庄头又需要有经验的账房先生,一般人不是真逼到走投无路是不会肯卖身为奴的,走投无路又符合她招聘要求的人不是那么好找的,她就采用折中的办法,特制了一份卖身契,契约的定性为死契,但是另规定了时限,以五年为期,这期间对方卖身为奴替她做事,如有过错她有权处置,但五年期满之后,双方即可解约,如有需要就再重新签约。

这样她方便找到合适的人手,并且有了卖身契在手,后面就算她不能一直留下来盯着,对方也可受到牵制,认真做事。

并且她是准备把这当成是自己最大的一份事业来做的,所以购买田产就绝不收散户,都是动辄几百上千顷良田的大面积购买。

第一笔成交的是一片六百顷的水田。

和三户卖地的人家分别过了买卖契之后,桑珠忧虑之余终于是忍不住的咋舌:“这么大片的田产占了这个镇子耕地的一半了吧,雇人来种似乎不太现实,姑娘……难道是准备再分租出去给下面的佃农吗?”

有些话桑珠不敢说,但是从她的角度来看,崔书宁大面积屯田的计划就实在是太过丧心病狂了。

乡下的土地主虽然会叫人觉得富裕,那也只是跟一般的村镇百姓相比,事实上务农这一行赚银子是最艰难的,不仅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得卖大力气,主要还得靠天吃饭,万一遇上个大小灾年,任凭前面几个月洒了多少汗也白搭。

崔书宁当初手上现成日进斗金的铺子就好几个……

在桑珠看来,她根本就不该这么折腾,那些酒楼铺子只要中规中矩的经营着,那进项就绝对比买地的盈利要高得多。

崔书宁和人约的是在一家茶楼签契约,之后还要去衙门过手续。

这家茶楼的茶居然很不错,她就带着沈砚在这喝完了茶才下楼离开的,一边走一边回答桑珠的话:“我们又不准备在这里定居,那么多地雇人来种,那得多少庄头和账房才管得过来,当然是租出去了。”

横竖租出去,一年也就零零碎碎的进些散账。

桑珠觉得划不来,却不敢多说,只能背地里不住的给沈砚使眼色。

沈砚当然也觉得崔书宁卖掉京城的大部分生意转而把银子都砸在了买地上,这做法很有点没事儿找事儿。不过依着他对崔书宁的了解,去并不觉得这会是她一时兴起的瞎胡闹。

银子是她的银子,事情也是她的事情,他跟着她这一路出来都没有插嘴干涉过她,这时候也依旧缄口不言。

主仆一行拿着契约和地契去衙门过了手续,衙门经手的官员看着这一家子皮相好看着也不像是个傻子的一家子……

那眼神妥妥的就是在看冤大头。

桑珠被人瞧得抬不起头。

沈砚始终一张没有表情的脸,没有任何的情绪。

就唯他们家能当家做主的“真冤大头”崔书宁面有喜色,表情看上去十分之满意。

这就是个普通的小镇子,有人一下子包圆了他们镇子上近一半的良田,这几天买卖双方在讨价还价期间消息就传开了,差楼上契约刚刚落成,消息就又散了一波,于是衙门门口就挤了不少人扯着脖子看外地来的豪富败家子儿。

“嘿!当家做主的是个女眷,这穿得衣裳看着并不冗繁华贵,但一看就是好料子。”

“这不废话呢,要不是有钱能一下子砸了上千两来咱们这买了那么多田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