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铁甲动帝王(重生)(104)

作者:步帘衣/桥半里 阅读记录

顾长安的声音瞬时冷了下来:“您自己听听看,您这说的是人话吗。”

,”狄其野很显然并不欣赏顾长安的勇气,叫出他的编号警告。

预备铃轻滴一声,人工智能毫无感情的声音平板单调地维生舱中响起:“请做好准备。”

早已做好准备的狄其野划去提醒,对了对机甲时间和标准时间。

顾长安带着激将的意图指出:“你甚至唯恐和你的人工智能产生联系,连最起码的个性都不给它。”

狄其野平静回答:“人工智能不需要个性。”

顾长安进一步试图激怒狄其野:“你只是避免对它生出陪伴之情,确保它是随时可被替代的。”

“那又如何?”狄其野满不在乎地回问,就好像他当真一点都不在乎从幼年起就陪伴他的人工智能,随时都可以换掉它。

然而他并非真的无情,否则他不会为了手下士兵们死在自己人的炮火下而内疚到一心送死的地步。

这人的脑壳简直比陨铁还硬。

再次失败,顾长安挫败地叹息:“您总是对的,不是吗,就连现在,我也并没有质问您的立场,您可是为了揭露真相要去赴死……您总是立于不败之地。”

狄其野挑了挑眉,不置可否。

时间快到了。

“我没有信仰,不像我家那位,我从来不信有什么来生。可现在,我真希望您能有来生,被爱情好好毒打一回……我是认真的,谈恋爱让人成长,过来人的经验之谈。”顾长安慢条斯理地把卷起地袖子重新放下来,规规整整地扣好。

狄其野无语地看着他,根本搞不懂他一开始卷袖子是为了什么。

顾长安整理好军容,笑眯眯地抬起头来,“您别看了,我原本想揍您来着。”

狄其野给了他一个“有种你试试”的眼神。

顾长安挑衅似的耸耸肩。

随后,顾长安正经起来,向前一步,军靴后脚跟一对,对狄其野敬了个军礼:“上将。”

狄其野回礼:“大校。”

顾长安抛去了平日里的狡猾微笑,以一种近乎悲伤的眼神凝视狄其野,真诚地开口:“我首先得告诉您,不论您怎么想,先锋营上下所有将士都会铭记您的牺牲,永世不忘。”

狄其野抬起手,对光屏确认同步的机甲时间。

他该走了。

顾长安无奈地笑了,郑重其事地说:“生命诞生于爆炸后甩向银河的星尘。”

“我们都是星辰的孩子。”

“将军,先锋营第二指挥官GM959872向您告别。”顾长安单膝跪地,右手掌平置于胸口,感受着心脏艰难地跳动,深呼吸,庄严念出人类联盟军的送葬词,“愿星光照耀您的来世征途。”

第51章 史官三位

文人皇帝杨平近日来吃着柳嫔精心腌渍的蜜饯, 享受着王后与柳嫔你争我抢的殷勤侍奉, 日子本该过得十分舒服。

至于楚顾打下了西州秦州, 这除了给他的诗词多了几笔哀怨,并不影响这位燕朝皇帝的生活水准。杨平并不真正在意。

可是他近来日子过得确实堵得慌。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韦碧臣之死。

韦碧臣是燕朝丞相, 他的死,必然是要上史书的。

杨平某日忽然想起自己身上还背着把韦碧臣推下高台的黑锅,立刻把史官喊来, 要翻阅史官是如何记载。

众所周知, 古往今来,史官都是风险极高的一个职位。

自先帝暴戾无度以来, 燕朝朝政被四大名阀把控久矣,四大名阀有权有势有兵有财, 官员升迁贬谪自然也被他们暗中操控,久而久之, 科举制度名存实亡——因为考上了也等不到做官,不如给四大名阀当属下,或者直接给四大名阀送钱。

这是对于一般举人出身而言, 而对于科举考出的那些佼佼者, 朝廷是必然要给他们官职做的,即使人数少,积累多了也是一股势力。

这些人中机灵的,向四大名阀示好,至少也能捞个言官做做, 虽然也没什么油水,但至少能在皇帝面前露脸,只要不抱着耿直上谏的幻想,尤其是能豁出脸面溜须拍马,那前途是大大的有。

为什么四大名阀中的谢家还能够影响天下文人,因为整个燕朝上下,谢家是唯一还愿意对穷书生做表面功夫的,而且大部分影响都隐藏在书院脉络之下。

但假如没有向四大名阀投诚,一律都被派去当了文笔小吏。

史官,就是这些文笔小吏职位最典型的一种,这个职位最显著的特点有三:一、事多钱少;二、升迁无望;三、小命堪忧。

所以,在北燕当史官,很显然是个穷有骨气的文人。

杨平一翻记载,只见上面写着:陛下邀韦丞会于高台,推而弑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