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骑马来+番外(68)

作者:弦上孤鹤 阅读记录

这厢,陈君琮在大理寺细细过了一遍卷宗,在张文裕幽怨的眼神中确定卷宗无误后,透过窗子眼瞧着太阳都斜挂着天边了,这才起身要告辞。

从大理寺到孟阮清府邸,天色都已经微微暗下来了。陈君琮再将今日大理寺林卿卿一事告知孟阮清,相商后都确定借此揭发杨齐愈。

二人心知肚明,一旦撕了这个口子,到时裴潋便是首当其冲被口水淹死的那个。先帝也曾看出衡朝积弊之处,只是还未付诸行动,便因当时许多文臣反对而“胎死腹中”。那些反对之人如今大多成了朝堂的中流砥柱,刘翰秋就是其中之一。

打马归府的时候,对着满是烟火气息的夜市,陈君琮满腹心事。他计较着的是明日春闱放榜,总归是最后一晚的风平浪静罢。

“郎君可回来了。”

守在门前本昏昏欲睡的家仆听到马蹄声,立即打起精神提着灯笼迎上去。

陈君琮松了缰绳,自有小厮将马牵到马厩喂养草料。

家仆就着灯笼的烛光在前头引路,嘴上不停歇道:“今日来了位男子,自称是您兄长。”

陈君琮身形一震,疲惫之色暂掩,勉力打起精神问:“何时的事?”

家仆又慢慢交代,“未时便来了,还带了个六七岁的孩童,像是父子。小人本想安排他们在客房歇下,不想那人执意要在正堂等您。”

若说原先对来人还存疑,听到家仆口中的孩童后,陈君琮便确信了。从他离乡至京城春闱那年算起,宁哥儿是该这个年龄了。

待进了正堂,看到坐在木椅上端着一盏茶耐心等着的身影,果然不出所料。

“兄长。”

陈君琮率先温声开口。离家在外三年,平日里本不觉得思乡情甚,眼下见着兄长,心里陡然涌起儿时之事,眼睛酸涩的难受。

听得了声,陈君洺才回过神抬眼望去,瞬间起身欣喜溢于言表。

“六郎。”

第六十八章

在陈氏一族同辈中,陈君琮排行第六,故小名儿便被喊作“六郎”。

陈君琮唇角发颤问:“母亲可好?兄长和嫂嫂近年如何?寄的物什可都有收到?”

他问的略有急切,牵挂甚多模样。陈君洺笑着回应,“都好着呢,母亲还叫你省些银钱自己用。京城比不得顺昌府,开销总归大的。”

说着,他又将弟弟看了一圈,越看越骄傲,尤其一身绯色官袍。嘴上更是毫不吝啬夸赞,“咱们六郎当真是有出息在京城做官的,瞧着要比在家中有气势了,是位风雅郎君呢。”

和这位胞弟不同,陈君洺虽然也读过书,却因为资质平庸,过了乡试就不得而上了。他倒也看得开,老老实实守着妻儿和家中田产。但陈家唯一的进士便是自己弟弟,又在京城做官。逢年过节族亲都要夸上一夸。

被兄长心情感染,陈君琮终于舒展眉眼笑出声。

“兄长尽哄着我呢。”

“哪里是哄,分明实话实说。”

陈君洺嗔怪对方有意说这话,十分坦荡的反驳了回去。

二人寒暄完,才想起来还有个小的。

大人间的事可无趣多了,见叔父的期待早就被瞌睡虫吃的一点不剩。宁哥儿俯在木几上睡的流口水,稚嫩的脸上带着天真。

“这孩子,竟睡着了。”

陈君洺责怪道,眼里却满是爱怜。

俯下身轻轻捏了捏侄儿白嫩的小脸,陈君琮让家仆把人不动声色背去客房歇息。

“兄长怎得把宁哥儿也带来了?顺昌府至京城甚远,平白吃颠簸之苦。”

谈到此事,陈君洺慢条斯理坐了下来,喝了口茶润嗓,然后才有些为难道:“宁哥儿已经到开蒙的年纪了,兄长找了几个夫子,不是绣花枕头,便是过于迂腐。我和你嫂嫂思来想去,觉得何必舍近求远,想着让你带着宁哥儿习书。你当年可是一甲进士及第,宁哥儿若能跟着你也是福气。”

其实还有一句陈君洺没说。

原是不知宁哥儿当不当得这个学生了。

他的胞弟是进士及第第四名,除了没有前三位头戴绢花,脚踩马镫游街的风光,确也是悬进士及第锦旗,敲锣打鼓被贺金榜题名之喜的人。不说外地,就是怀京也有不少宁哥儿年纪的后辈排队等着做学生。

想到这里,陈君洺皱眉继续道:“只是你在京城琐事缠身抽不出空闲怕连累于你,想着亲自来一趟,若你真的……”

“兄长!”

话没说完便被陈君琮沉着脸打断,陈君洺心里“咯噔”一下,想也不想就断了继续要说的话,却又觉得有些失落。然而那点失落还未来得及扩大,就听对方又开了口,语气略有责怪。

“弟弟不过离家三载,兄长与我说话就要如此生分了么?你我血缘至亲,合该互相扶持,更何况我也很喜爱宁哥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