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假千金的美食指南(68)

作者:山阮 阅读记录

没过一会儿,巧儿便带着一位花白胡子的大夫前来,这位钟大夫在京中颇有名气,还是许多富贵人家的座上宾。

还是关明溪让巧儿用了瑞和楼的名头,才将人请来。

钟大夫见*人躺在榻上,也不多说,坐在小杌子上,拿了一块白净的锦帕搭在徐六娘手腕,切脉时斜斜望着窗外。

潘四娘眼睛都不敢眨,就怕漏掉了钟大夫脸上的变化。

屋内几人度日如年,不知过了多久,钟大夫才说了一句:“多加休息,吃些滋补的汤羹。”

关明溪和潘四娘面面相觑,钟大夫这才笑了一笑:“恭喜恭喜,不过胎儿才一月有余,先好生将养着,头三月尤为重要。”

关明溪松了一口气:“谢过大夫。”又转头朝巧儿道,“钟大夫辛苦,快拿酬银来。”

做大夫的遇上有喜脉的人家,也会异常高兴,仿佛沾了喜气。

他收拾着药箱,一边说着:“也不必整日躺着,适当走动也好,爱吃酸也少吃些。”

徐六娘笑着应下,这会儿也没了方才的惊慌:“钟大夫慢走。”

巧儿这时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递过来,关明溪交给钟大夫,笑意盈盈:“还请大夫莫要向他人提起。”

钟大夫呵呵一笑:“小娘子还真是想得周到。”

他离去时,在台阶前又转头看了一眼关明溪,琢磨半晌才轻声道:“前几日我去一处宅院,给一位姑娘看病,那姑娘浑身伤痕,瞧着有些面熟。”

关明溪蓦地看向钟大夫:“在哪?”

“蒙着眼去的,不知在哪。”

第48章 不知道会便宜了哪家小子……

关明溪将钟大夫送走后一直心事重重,潘四娘接连喊了两声也未得到回应。

巧儿拉扯了关明溪的衣袖,她才攥紧了手掌。

“二娘,在想什么?”

关明溪摇头:“没什么,方才钟大夫说让嫂嫂吃些滋补的汤羹,我去庖屋里头给嫂嫂煮个甜汤来。”

她转身要走,徐六娘将她喊住:“二娘,我倒不太想吃甜的。”

“那做个酸辣可口的胡辣汤,晚膳便不回去吃了。”

没等徐六娘再说,关明溪下了决定,带着巧儿出了房门,吩咐道:“你让阿贵去瑞和楼同爹爹和大哥说,早些回来我们一家子吃饭。”

“你去趟善王府。”她自顾自摇了头,“去张府找张舟远,就说二娘约他明日一见,在新门瓦肆。”

巧儿见她神情凝重,虽脑子宛如一片浆糊,也似懂非懂地应是。

关明溪在京中许多人都识得,所以钟大夫那番话,必定不是随口一说,兴许是酬银给得重,也兴许是她合了钟大夫的眼缘。

总之,必有蹊跷。

关子茹莫名失踪,要真是大着胆子回了这京中,也不是没有可能,加上身上有伤,当初在大理寺牢房,听说是受过刑的。

那姑娘,指不定就是关子茹。

只是身后到底是谁在助她,不得而知。左思右想,也只有张舟远在朝中,可以一用。

吴家庖屋里头一直是刘婆子的侄女刘四娘在,她这会儿在折了木柴烧火,见关明溪穿着浅色衣裙而来,便道:“娘子来啦!”

刘四娘憨厚得很,也不会说那些个客套话,*知道关明溪常下厨,直接拿了围裙给她。

“大哥和嫂嫂今日在家中吃饭,我做几个小菜,四娘不用顾忌我。”

“二娘想做些什么?”

“做道冬笋煨肉,蚂蚁上树。”看了一盘碗中摆着一块鲜豆腐,又道,“四娘将这豆腐做何用?”

刘四娘正纠结着那“蚂蚁上树”,脑中过了半晌也没猜到那是什么菜,这时便道:“夫人没说想吃什么,叫我看着办。”

“那我做一道麻婆豆腐吃。”

巧儿没在,刘四娘便去叫了吴家的一小厮来烧火,她自己做的都是大菜,或炖或煨,手里空闲了便去给关明溪打下手。

冬笋剥开后切成块状,再将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方正的小块。

关明溪让小厮烧大火,锅有三分热时便将五花肉均匀摆在锅底,将肉里的油慢慢煎出来,直到肉成金黄色,有微微的焦感。

这时便扔进去两缎切好的大葱,和一块大拇指大小的姜块,倒入两勺黄酒去腥,轻轻翻炒后放几颗八角,几片香叶,一勺酱油。

刘四娘颇有眼力见,这会儿已经拿了水壶过来,还赞了一句:“娘子做菜真是利索,难怪能在瑞和楼入了众人的眼。”

半壶开水倒进锅中,刚好没过五花肉。

“四娘谬赞,我听说你当初也在瑞和楼帮过工?”

“因姑姑的面子,我跟在东家身后学了些技艺,只可惜后来嫁人生子,便没在去瑞和楼。”

瑞和楼常年忙碌,刘四娘既要照顾着家中,又要看管孩儿,实在是分身乏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