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养家日常(250)

作者:周忱 阅读记录

冬日里吃些汤汤水水的令人格外的舒适,一碗热汤面下肚,沈惊春整个人都懒洋洋的。

一直到晚饭前,陈淮才带着两个小的回来。

家里如今只有一辆程太医放在这边方便沈家出行的马车,昨日被沈惊春带走了,今天陈淮带着俩小的出去,也没另外雇马车,而是带着两个小的沿街一路走一路看,偶尔看到一些祁县那边没有的吃食,也停下来给俩小的买一点。

尤其是当天进城时程江说的御街,着重带了两个小的去逛了逛,后面才去了学堂。

京城这边文风盛行,单是城南这边,大大小小的学堂书院就有十几间,陈淮领着俩小的往打听好的学堂一间一间找过去,才发现外面打听到的消息跟实地考察看到的实在有些不一样。

这些学堂有的师资力量不行,有的是学生不行,有的是教学质量不行,还有的更离谱,在知道沈明榆兄妹两个都要入学之后,直接说不收女学生。

“小姑,他们为什么不收我?女孩子难道不能读书吗?”

小姑娘眼睛红红明显哭过,虽然之前跟着她小姑父在外面逛的挺开心的,可一回到家里,看到小姑,还是觉得委屈。

沈惊春搂着她轻声安慰:“女孩子当然能读书了,他们不收你肯定是知道你读书很厉害,怕你进入他们学堂之后把里面的男孩子全部都比下去了,这些人不就脸上无光了吗?这种学堂鼠目寸光咱们也没必要把他们放在心上,你说是不是?”

沈明榆沈蔓这两兄妹在读书上确实都很有天分,更准确一点来说,起码现阶段沈蔓读书比沈明榆还要厉害两分。

可惜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哪怕国朝曾经出过女帝,也并不能将这种思想彻底拔出,尤其是京城这边,坚决拥护男尊女卑的顽固派不在少数。

沈蔓点点头,有被安慰到,但还是觉得委屈。

姑侄俩小声的说了话悄悄话,沈惊春将小姑娘哄的重新露出笑颜,陈淮才道:“附近的学堂都看遍了,最后选了个新开。”

这附近的学堂里,学生人数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陈淮最后定下来的这家新开的学堂,如今还只有十几个学生。

“学堂里如今还只有两名先生,徐先生和袁先生是夫妻,二人原本都在老家的书院教书,徐公子今年考中了秀才,被保荐到国子监读书,两位先生便干脆也跟着来京城了,我问过了,他们一共只打算收二十名学生,所以束脩有点贵,每年每人需得二十两银子。”

二十两,那确实算很贵了。

沈惊春大致有了解过,京城这边因为房价贵,所以没有功名在身的学生们的束脩一般在十两左右。

但这些学堂大部分都是有几十名学生的。

“贵是贵了点,但我们聊了会,那位袁先生具体怎么样还不清楚,徐先生的学问却是没问题的,他本人也是举人,我瞧着倒不是死板的人,很会因材施教。”

沈惊春本人也是读过多年书的,当然知道一名好老师的重要性,而且这位袁先生既然是个女先生,对沈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学费贵点也没多大关系了。

说完两孩子上学的问题,沈惊春才说起来会平县一行。

“倒是很顺利,爵田中间那片小山岗如今也是咱家的了,原本我是说凑齐了钱把房子钱先给还了,但是现在恐怕计划有变,这个小山岗整治起来要花不少钱。”

陈淮皱眉道:“确实挺难办的,昨日大哥他们回来,我听他们说了一下那小山上有不少茶树,你现在是怎么规划的?”

几人进了屋,沈惊春取了笔墨出来在桌上摊开,画了个简易的地形图:“这个小山占地两百亩,规模不小,我打算将这片山划分成三个地方,这一片等春天的时候将茶树全部移栽过来,另外的地方买上一些果树之类的栽种上,旁边这一块连同山脚下的爵田,都种上红梅。”

“这样一来,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赏,等到水果成熟的时候,还可以搞成那种付费采摘的形式,山脚下这边,再叫人挖几个池塘出来,建些小院子搞成农家乐,京城这边的房价太贵了,田地价格也很贵,一个城里住着几十万人,并非人人都有别庄,我觉得这个方法还是可行的。”

这个办法在庆阳那边八成是行不通的,因为地广人稀,大片的土地都在等人开荒,谁会钱多烧的去什么农家乐消费。

可京城不一样。

古代多少人一辈子也不会远行一次,京城这一块的人绝大多数都没见过山是什么样的,这小山岗在别的地方或许不值一提,可在京城附近,只要开发得当,足以成为吸引客流量的噱头,到时候来游玩的人总要吃饭吧?就能带动经济消费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