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养家日常(251)

作者:周忱 阅读记录

陈淮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但他在种地这方面并不是很懂,果树什么的更是触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因此并未开口。

反倒是沈志清和方氏看着纸上的简易地形图皱着眉。

沈惊春便问道:“你们有什么意见都提出来啊,这可是关系到咱家以后能不能发大财,尤其是四哥你,跟着一起来京城可是要给我打工的,我挣的钱越多,给你开的工钱就越多。”

沈志清一脸复杂,想了想道:“这真不是我看不起你啊老妹,按照你这个计划,我觉得你这四千两银子不够花是真的,具体的我也说不清,我把张叔喊进来问问。”

沈志清到了门口冲院子里喊了一声,张大柱小跑着就过来了,沈志清问道:“张叔,这已经挂果的果树一般什么价格?”

“果树?”张大柱想了想道:“这要看什么果树了,辟如咱们祁县那边,更偏爱吃桃子,所以桃树的价格要贵一些,三年生的桃树才开始挂果,一般是一两左右的价格,年份越久价格越贵,十年以上的桃树,没有十两银子怕是买不到的。”

沈志清又问道:“那按照桃树来算的话,一亩地大约能种多少株桃树?”

张大柱道:“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大概是几十棵树吧,这个具体也要看桃树的大小。”

几十棵树,沈惊春干脆取了个中间值五十棵三年生的桃树来算,一亩地的价格就是五十两了,十亩地五百两,一百亩就是五千两。

得!照这个算法,四千两银子何止是不够,简直可以算的上是杯水车薪。

何况将这座小山岗全部整出来,还不止买树这一件事,还要另外找人将山上的灌木弄掉,还有建房子挖池塘,全部都是钱。

“依我看来,倒不如先将房子建起来,反正山已经买了,放在那他也不会跑,再找人将山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小树全部拔除掉,先将茶园打理好才是正事,还有那三百亩田,要是我记得不错,老妹你最开始的计划不是多种辣椒吗?到时候不就有钱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沈志清一语惊醒梦中人。

沈惊春一想还真是这样。

而且也不一定非要都买三年生的桃树,可以先买一些挂果的果树先种上,其余地方买些树苗栽种,一口是肯定吃不成胖子的,慢慢来呗。

第二日一早立夏就又去了程家,将程江给请了过来。

反正连山在内的五百亩地不论怎么规划,房子是肯定要先建起来的。

沈家才到京城,各处都不熟悉,好的泥瓦匠还是要靠别人介绍,程江年纪虽然不大,但办事老练,一听沈惊春的要求,就直接带着沈志清去找泥瓦匠去了。

这爵田里的房子建了,以后她们自家也是要住的,沈惊春打算直接建个三进的院子。

不论是三百亩还是五百亩,这么大的地,凭她们现有的人手,是肯定种不过来的,不拘是继续买人还是请长工,到时候都得有地方让别人住,与其到时候再扩建,倒不如一次到位。

程江介绍的这位泥瓦匠,在坊市里也是小有名气的,从十几岁学徒开始就一直干这行,如今已经三十多年,按照沈惊春的要求将平面图画了出来,仔细一算,便将大致的价格给算了出来。

三进的青砖瓦房,报价是五百至六百两,这个价格在沈惊春的预算之内,但想到即将花出去的钱,她还是心痛的无法呼吸。

建房子这一块就直接交给了沈志清盯着。

等过了两天开始去国子监报到,两个小的也开始每天去学堂,沈惊春就开始了盘活自己的家具店。

不论是买地种粮食还是买山种果树或是搞茶庄,都只是为了挣钱,唯有做家具做木雕,才是她的兴趣爱好。

京城这边水路发达,各个码头每日的人流量就是个不小的数目,全国各地的东西在这边几乎都能找得到,包括沈惊春需要的各种木料。

在老家用惯了的一些工具,除了几个大的,其余的能带的基本全部都带到了京城,缺少的那些又另外买了回来。

开店要比建房子简单的多,店铺的名字,用的是现代他们家网店的名字恋家家居,字是陈淮写的,匾是沈惊春自己做的,在一个平平无奇的早晨,家具店悄无声息的开张了。

高桥这边还算热闹,沈家这个沿街铺面周围又都是一些热闹的铺子,一开张倒是吸引了不少人进店来看,只是这铺子是开张了,店里却没有样品让人看,且因沈惊春打算走高档路线,价格定的很高,开张了几天,却连一单生意都没接到,反倒是因为定价太高,而出了名。

整个南城这边,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高桥附近新开了一家家具店,而店主则是个想钱想疯了的女人。

同类小说推荐: